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分享生态生物浮床的基本构成以及净化水质原理

生态生物浮床又称人工浮床,它是一种以水生植物为主体,以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植物、浮床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净化水体的生态技术。应用生态生物浮床技术净化水体,效果较好。过去传统的方法是物理和化学方法,但都不理想。物理方法为疏挖底泥,引水冲淤等,往往治标不治本;化学方法为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这些方法都易造成二次污染。现采用的生态生物浮床技术是按照自然规律去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治理被污染水体。
我国于1991年开始推广生态生物浮床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库、湖泊、城市河道、运河等水域的生态修复,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净化效果。现对生态生物浮床的构建、组成,浮床植物的选择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内容作介绍。
生态生物浮床的基本构成与净化水质原理:
基本构成:
生态生物浮床一般是由浮床框体、浮床体、浮床基质、浮床植物四部分组成。
1、浮床框体:是浮床的大框架,用于固定浮床体,要求坚固、耐用、抗风浪。一般选用pvc管、不锈钢管、毛竹等作为框架;
2、浮床体:是用于固定和支撑浮床植物。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塑料等材质;
3、浮床基质:用于固定植物植株,保证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水分、氧气,同时作为肥料载体。浮床基质多为海绵、椰子纤维等材质;
4、浮床植物:是浮床净化水体的主体。常用的浮床植物有美人蕉、空心菜、水芹菜等。
净化水体原理:
在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上,放置生态生物浮床,通过浮床植物伸入水中发达的根茎,吸收、吸附、截留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吸附积累在植物根系表面及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移出水体,降低水体的富营养程度,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