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模块6es7216-2ad23-0xb8性能参数
一、 引言在砂带生产线中,其前道工序要求对坯布进行处理,清除其表面突起的纤维。坯布与胶辊与刮刀保持一定距离的间隙,在0.2-0.6mm间。在坯布刮刀之前有检测布缝的电容式传感器。当有布连接缝接近刮刀时,要求刮刀与坯布迅速打开一段距离,约40-60mm间。原系统采用气缸打开、关闭。由于气缸固有特性,使控制效果不理想。我方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胶辊,进行间隙调整达到理想效果。二、系统构成坯布需要两面处理,上下两面同时刮除突起的纤维。有两个刮刀与两个胶轴配合构成两个工作轴,分别为a、b轴。每轴两端分别有一台步进电机,a机与b机。系统图下:工艺流程示意图每台步进电机都有一台驱动器,共四台驱动器,驱动器由plc控制。电机输出轴经减速机输出给胶辊。由于绝大多数plc只有两个高速输出口,可控制两台步进电机驱动器。也可采用一台主机加高速定位模块完成对四台电机的控制,但定位模块成本比较高。本系统采用了两台台达dvp14es型plc。台达dvp系列plc输入输出最小为8入/6出。由于价格合理,本系统采用2台主机,仍比其它品牌机型加定位模块合适,并且输入、出量配置也较合理。一台plc的高速脉冲y0、y1控制2台步进驱动器的运行速度,其y4、y5分别控制步进驱动器的运转方向,步进电机驱动器要求输入速度信号及方向信号。三、工作原理3.1刮刀与胶辊平行调整。由于某原因,可能导致刮刀与胶辊不平行,也就是一个轴左右两边与刮刀间隙大小不一致。可以调整工作轴中的一台电机,使其上升或下降使刮刀与胶辊平行。调整平行后即可使本胶辊投入正常使用。在人机界面上设计有控制a轴a机和b轴a机的手动按钮。间隙由塞尺测量。3.2 工作间隙的调整。在投入自动使用前,必须对间隙进行调整。在界面上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一种是点动控制,另一种是设定运行数据进行控制。点动控制适用于在不知道胶辊与刮刀间隙时的初次调节间隙。首先用点动控制使胶辊与刮刀间隙为零,即调零。然后再人机界面上设定打开间隙量。当改变坯布品种时,只需根据两种坯布厚度差别,设定要改变的间隙量即可。3.3 人机界面的设计。 一台人机界面通过rs485通讯线与2台plc相连。在人机界面程序设计中,可以利用pws提供的宏指令,一个按钮控制两个plc的中间继电器m20,即自动按钮。当m20为on时,两个plc的工作状态为自动模式。人机界面上还可以设定自动运行时刮刀打开间隙。分别有两个数值输入按钮,写进两台plc,经过数据变换,作为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脉冲输出量。调零工作完成后,调整工作间隙,然后使m20置为on,投入自动运行。3.4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设置。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细分设置为0.72,即plc输出给步进电机驱动器每500个脉冲,步进电机输出轴旋转一周。细分值与plc的高速输出命令相配合。细分过大时电机会因负载大而失步,细分太小时,在自动运行时,打开距离不够而使布缝被刮断。控制系统图四.应用效果及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证明系统运行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在程序设计中,利用高速输出命令plsy时,电机在加速时失步,造成控制不稳,后来改为用plsr命令。利用plsr命令时,必须设置好加减速时间。改为plsr命令后,远行稳定可靠。由于采用两台plc,其控制对象工况一样,两台plc程序一样,程序调试简便。
优化plc与人机界面,提高设备维修效率 胡波 ,plc,人机界面 ,塑料机械,橡胶机械,印刷机械
现今工业化生产中使用的大型自动化机台,很多都使用到大型的plc模组,人机界面,以及众多的输入输出装置(传感器,电磁阀,伺服电机等);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出现的设备故障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的能力。然而,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技术员都能熟练查看plc程序,能阅读英文手册,能跟据简单的报警提示就能迅速判断问题所在,也不能做到设备工程师时时在线……。所以,假如我们是设备设计人员或是对设备进行改善,这时我们就可以做很多改进来使我们的机台更加便于操作,故障检修,使小故障由作业人员就能自己排除,大故障技术员能方便查找问题原因,少走弯路。在此文中,本人以omron cs系列plc,以及hakko v7系列人机界面(触摸屏)为例,来介绍一些优化plc程序,以及触摸屏画面的方案实现机台更人性化,提高设备维修效率,降低当机时间。方法1: 触摸屏画面中导入机械机构图及电气分布图:现在很多触摸屏产品都支持将cad等软件绘制的图纸直接导入到画面之中,所以我们在设计机台软体时可以在画面中增加机台状态图,并将各种传感器,仪表的i/o点以指示灯的形式在屏幕上反映出来(如下图1所示),这样设备故障发生在某些输入输出装置上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在屏幕上观察其状态,而不需要接入程序中监控,或是到处查找图纸,使用仪表测量了!图1方法2: 触摸屏画面中制作简单动画,模拟机构动作:对于某些关键能动部件也可将手动操作制作成动画演示模式,并将输入输出点标识在相应部位,当该部件的电气部分发生故障时,可很容易在画面操作中显示出来(如下图2)。另外该功能对于新进人员的培训也大有裨益。图2方法3: 触摸屏画面中增加输入输出点列表画面:对于一些较大型的自动化设备,由于其电气机械结构复杂,输入输出点数量较多,因此不适宜在以上两种方法中显示全部输入输出点,此时可采用下述的增加输入输出点列表画面的方法显示全部输入输出点状态,如下图3,4所示:图3图4有了类似以上输入输出点列表的画面后,我们对于以前很多疑难问题就有了新的解决思路,比如:当故障发生在类似马达,气缸,加热管等输出执行单元不动作时,也许从报警信息中并不能直接的告诉你是哪部分故障,这时我们在输出列表中观察相对应的输出点的状态,若为on,而执行单元没有动作则问题可能发生在伺服器,变频器,电池阀,继电器等中继单元,或者是马达,气缸,加热管等执行单元;若输出状态为off,则大可不必去怀疑以上各单元,而应检查输出状态不能on的其他原因,减少不及要的检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