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涡泵适用于流量小、压头高且粘度不大的液体的输送。旋涡泵启动前同样需要灌泵。这种泵虽属离心式。因引水道窄,但亦需用旁路阀调流量。泵的压头较高,若关闭出口阀运转,高压液体强行越过挡壁漏回低压端时摩阻大,泵体震动,叶片易受损。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类型和选择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1.管路特性曲线与工作点
1管路特性曲线
2工作点
所谓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离心泵的性能曲线(hq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分别描点作出两曲线的交点m点。即在hq坐标上。
如果hq曲线方程可近似表示为h=abq2管路特性曲线方程表示为h=k+cq2则工作点对应的流量和扬程由这两个方程联立求解。
离心泵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运转时所提供的扬程和流量恰好等同于管路所需的扬程和流量。例2-这就是说。
2.流量调节
则须进行流量调节。流量调节实际上是改变泵的工作点。如果工作点的流量大于或小于所需的输液量。
①改变出口阀的开度
实际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原来q>所需q'
阀门关小。管路特性曲线上移,管路阻力增大。工作点由mm'点,流量减小。
②改变泵的转速或叶轮直径
实际改变泵的hq曲线
q↓n↓→n'mm'点。
q↑↑→n''mm''点。
q↓d↓→d'mm'点。
②两种流量调节措施可知:比较①。
ⅰ)用阀门调节流量快速方便。化工生产中应用zui广。其缺点是阀门关小时,且流量可以连续变化。流动阻力增加,要额外多消耗一部分功率,且使泵在低效率点工作,经济上不合理。
ⅱ)②方法不额外增加流动阻力。能量利用经济。但调节不方便,变化前后泵效率几乎不变。且变速装置或变速电动机价格贵,一般只有在调节幅度大,时间又长的季节性调节中才使用。
八.离心泵的组合操作
实际工作中。即仓库现有的离心泵不满足输送任务的要求,有时遇到这种情况。比如:
要求的扬程与流量分别为h=110mq=80m3/h
而库存的泵性能为:1.h=100mq=50m3/h若干台。
2.h=60mq=80m3/h若干台。
显然。引出了泵的组合操作,单台泵工作时无法达到要求的流量和扬程。为弥补单泵工作时这种不足。即泵的串,并联。
现以两台特性相同的泵为例来介绍:
1.泵的并联
1两泵并联的合成特性曲线
设有两台型号相同的离心泵并联工作。则两泵的流量和扬程必相同。并且各自的吸入管路相同。
因此。并联泵的流量为单泵的两倍。hq坐标上将单泵特性曲线的横坐标加倍而纵坐标不变,同样的扬程下。得到这条曲线叫做两泵并联的合成特性曲线。
2两泵并统的工作点
对于两泵并统而言。对应的坐标值qh即为两泵并联工作时的q并,管路特性曲线保持不变。两泵并联的合成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m即为工作点。h并。
由图可知:q并>q单。这是因为q并增大导致管路阻力损失增加(h=k+cq2q↑→h↑)缘故。q并=2q单,但q并<2q单。两泵并联时单泵在b点状态下工作。
3并联泵的总效率与每台泵在b点工作所对应的单泵效率相同。
2.泵的串联
1两泵串联的合成特性曲线
设有两台型号相同的离心泵串联工作。串联泵的压头为单台泵的两倍。hq标绘出两泵串联的合成特性曲线,每台泵的流量和扬程也必然相同。因此在同样的流量下。将单泵的特性曲线纵坐标加倍,而横坐标不变。
2两泵串统的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也是不变的同理。
两坐标值为h串和h单。两线交点为工作点。
由此可见。q串>q单但h串<2h单。h串>h单。
3串联泵的总效率与每台泵在b点工作所对应的单泵效率相同
3.组合方式的选择
1如果管路中
单泵提供的zui大扬程)
则。增加压头。必须采用串联操作。只是流量达不到要求。
2实际情况多数属于单泵可以输液。因此。并联的选择取决于管路特性曲线。若以增大流量为目的则泵的串。
由图可知:
ⅰ)对管路特性曲线①而言。并、串联相同。q1并=q1串。
ⅱ)对管路特性曲线②而言。采用并联。低阻管路)q2并>q2串。
ⅲ)对管路特性曲线③而言。采用串联。高阻管路)q3并<q3串。
例2-7
上面介绍的两台型号相同的离心泵的串、并联操作。
现在提出两个问题:①三台或三台以上离心泵的串或并联操作时的流量、扬程如何确定?
②如果两台型号不同的离心泵能否串或并联操作?和两台型号相同的串、并联操作问题是否有区别?
解答
接下来提出三个问题供同学课后讨论。
并的合成曲线怎样作?ⅰ泵有无液体流出?①在流量q=0qa段。
②在流量q=0qa段。那么,如ⅰ泵无液体流出。ⅱ泵输出的液体是否会反作用于ⅰ泵的泵体,冲击叶轮使泵反转?
③如果上述使ⅰ泵反转有可能。安装与操作上应采取什么措施?不同型号泵并联使用时。
九.离心泵的类型和选择
1.离心泵的类型
并以一个或几个字母作为系列代号。各类型系列泵可从泵标本或机械产品目录手册查到现对常用的离心泵的类型作简单介绍。各种类型的离心泵按照其结构特点各自成为一个系列。
1水泵(is型。s型)d型。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研制的新产品。全系列共有29个品种。化工生产中广泛应用。结构如图所示。该系列泵是国*个按标准(iso设计。
吸入压力≯0.3mpa口径为40200mm泵输液温度≤80℃。
性能范围:q6.3400m3/h
h5125m
is型系列可从泵样本或机械产品目录手册中查到
同一根轴上串联多个叶轮。d型—多级离心泵。
性能范围:q6.3580m3/h
h501800m
s型—双吸泵。从两侧同时吸液。同一泵壳内有背靠背的两个叶轮。
由同一管道流出。双吸泵可自动消除轴向推力。见图。
性能范围:q5014000m3/h
h8.7250m
2耐腐蚀泵(f型)
输送酸、碱及浓氨水等腐蚀性液体时。现在又新开发了ih型泵。ih泵是节能产品,需用耐腐蚀泵。长期以来f型泵是典型的耐腐蚀泵。比f型泵平均效率提高5%ih泵的扬程为5125m流量为6.3400m3/h
3油泵(y型)
用以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的油类及石油产品。该类型泵要求密封好。扬程为51740m流量为5.51270m3/h输送介质温度为-20400℃。可防止易燃液体外漏。典型的油泵为y型泵。
4杂质泵(p型)
用于输送悬浮液。pw型污水泵用于80℃以下带纤维的悬浮液输送,一般采用敞式或半蔽式叶轮。杂质泵中m型煤水泵用于混浊煤水的输送。wgf型污水泵是用于输送含有酸、碱的腐蚀型污水或化学浆液。ifv型卧式无堵塞泵是1986年从日本引进的可输送污水、泥水等,液体中所含zui大颗粒不得大于出口口径,输送介质温度为080℃。ifz型螺旋涡流无堵塞泵亦是1986年从日本引进的用于输送污水、污物、纸浆及含纤维液体,zui大颗粒粒径为28150mm
2.离心泵的选型
1确定输液系统的流量与扬程。q一般为输送任务。则取qmax考虑。根据*的安排,如q变化。用bseg确定he
2选择泵的类型与型号。
类型确定:依据被输液体的性质及操作条件而定。
型号确定:依据qhe从泵样本中的性能特性曲线或性能表来确定合适的型号。
3核算泵的轴功率
例2-8
§2.1.2其它类型泵
一.往复泵
1.工作原理(与离心泵的不同)如图所示。具有自吸能力。往复泵不需灌液。冲程[活塞左右移动距离]往复频率)
2.流量=q活塞面积。单动泵:理论流量qt=asn/60m3/snl/min液体漏损等)实际流量会小于qt吸入阀和排出阀启闭不及时。
3.he与q无关(这又与离心泵不同)he受管路的承压能力限制。不能用出口阀来调节。这也与离心泵不同)
4.流量调节采用旁路调节。所以往复泵的汲上真空高度也有一定限制。
5.汲上真空高度也随大气压(pa密度(ρ)和液温变化而变化。
正位移性—泵的排液能力只与泵的几何尺寸。又压头与流量无关,而与管路情况无关。受管路的承压能力所限制,这种特性称为正位移性。这种泵称为正位移泵。往复泵是正位移泵之一。
二.漩涡泵
二者间以“挡壁”相隔。压出管并非沿泵壳切向引出。挡壁与叶轮间的缝隙很小以期阻止压出口压强高的液体漏回汲入口压强低的部位。旋涡泵是一种特殊的离心泵。这种泵的叶轮有一金属圆盘与四周铣出凹槽而成。余下未铣去的部分形成辐射状的浆叶。泵壳内壁亦是圆形。叶轮与泵壳内壁之间有一引水道。其汲入口与压出口靠近。
操作时。叶轮各叶片间的液体在高速旋转中受到离心惯性力,叶轮高速旋转。于是叶片外缘的液体修正压强高于叶片内缘液体的修正压强。这时,存在着三种流动,即短促的叶片促使叶片间液体产生强烈的与叶轮转向相反的回旋流动,
转动的叶轮带动引水道液体顺叶轮转向的流动以及引水道的液体与叶片间液体的交流。后一种流动藉液体旋涡把叶轮内压强高的液体送入引水道同时把引水道液体卷进叶片内缘。每经过一次这样的交换。经叶轮“拍打”次数愈多,引水道的液体压强得到一次提高。液体从进口沿引水道至出口。压强愈高。流量小时,因液体经“拍打”次数多,扬程高,轴功率大,故这种泵启动时应开大阀门,使启动功率低些。
本文由新乡市工业泵厂有限公司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