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关于实验室冷阱您了解多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嗅味问题日益重视。含有嗅味的水不但会破坏水的感官性状,而且会损害身体健康,使人产生不安全感。近年来,我国大量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放线菌和真菌等生物大量繁殖,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嗅味的次生代谢产物。因此实验室冷阱作为一种冷却装置,能在冷却的表面上以凝结方式捕集气体,主要用来收集低沸点范围内的物质,起到分离的作用,可见,冷阱技术在水环境中挥发性硫化物的萃取和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验室冷阱温度对定量的影响:
在室温25℃、检测器激活电压470mv及其余色谱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控制冷阱温度为-95~-5℃,5ml标准气体在不同冷阱富集温度下对应的色谱峰面积(a)与冷阱温度(t,℃)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拟合,其方程为a=-46.2t2-6.14×10t-3.75×10°,r2=0.9379;温度高于-60℃时,的峰面积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过低(低于-70℃)时,冷阱柱易冻结,载气流量受阻,实验中发现此时容易导致检测器熄火而影响的响应值;因此实际分析中冷阱温度应控制在-70~-50℃,此时的色谱峰面积大,说明富集率较高。
此外,实验室冷阱温度过低(氮气沸点-195.8℃)可将样品中残留的微量氧气(沸点-183℃)液化,将氧化成磷酸而干扰测定和污染冷阱柱,因此实验中应避免将冷阱柱直接与液氮接触。
实验室冷阱的相关知识点就先说到这里了,这款产品还有很多的常识等着各位来发现与了解,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还请先关注好我们,小编会不定期在此跟大家分享更多的信息。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