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一般都是有针对的对象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去了解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一)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也可适用于请求权。
(二)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和权利继续不行使之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
(三)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并不使不行使权利本身消灭,而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则使权利本身消灭。
(四)期间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即权利人能行使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而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五)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六)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诉讼时效之经过必须经享有时效利益之人为主张之后法院才可适用之;除斥期间之是否经过,法院应依职权主动调查而适用之。
(七)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针对的是“请求权”除斥期间针对的是“形成权”。
(八)诉讼时效经过后,请求权依然存在。但是相应的,对方取得“时效经过的抗辩权”。除斥期间经过后,形成权消灭。
(九)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存在中断,中止,延长的情况,而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
二、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事故发生日,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轻微,双方能就事故责任达成一致意见,不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一般自事故发生日起起算一年诉讼时效。
(二)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轻微事故5 日内;一般事故15 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 日内,必须作出责任认定。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 5 日、15 日、20 日。事故发生后一般交警部门会在 30 日内制作《事故责任认定书》,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三、除斥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的特征有哪些
除斥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的特征在于:
(一)它是权利人依法可行使权利的期限,其本质是权利的存续期;
(二)它是法律规定的不变期间,一般不发生期间中断、中止或延长问题;
(三)其适用直接凭借法院职权,不取决于当事人诉讼主张;
(四)其期间原则上自权利确立之日起算;
(五)它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非胜诉权)且不限于请求权,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的相关知识,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对于两者之间主体不一样、处理事项不一样等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