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脑主板各部件名称2,电脑主机有哪些零件详细3,哪位电脑高手帮忙告诉我主板各部件名称 附图4,计算机主板上有哪些主要部件5,主板各元件详解1,电脑主板各部件名称
1是集成芯片组,2是pci扩展插槽,3是pciex16显卡插槽,4是主板电池,5是南桥芯片组,6是sata接口,7数据接口,8是并口接口,9是主板供电,10是内存插槽,11是北桥芯片组,12是cpu底座,13是cpu供电,
2,电脑主机有哪些零件详细
是指台式机吗?主板,cpu,内存,硬盘,电源,显卡,cpu散热风扇一台计算机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其中显示器和音响属于输出设备,键盘和鼠标属于输入设备,主机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机箱及机箱内的cpu、主板、储存器、显卡、电源、散热器组成。机箱、电源、显卡包括独立显卡、内存条、硬盘、主板,主板上的cpu,连接线包括各种数据线在内的线,机箱外的电源线,显示器与主机连接线,还有显示器本身,还有摄像头,还有键盘及鼠标,有些配的打印机和扫描仪,
3,哪位电脑高手帮忙告诉我主板各部件名称 附图
名称p4p800 se1cpu插口2北桥3外设插口4内存插口5电源插口6ide接口7软驱插口8显卡插口(这是agp的)9pci扩展插口10其它接口(包括usb口,speak,硬盘灯,电源灯等)第一是上cpu你这个板是845 865主板, 第二是北桥 第三键盘,鼠标 第四ddr400内存查曹 第五20口电源查曹 第六 硬盘数据线 第七软驱数据线 第八显卡插曹 第九 agp插曹(如网卡,声卡) 第十 跳线,usb很多都支持的,选大牌子主板就ok乐1为cpu2为北桥芯片 3为外接插口4为内存插槽5为电源6和7均为光驱和硬盘或数据线插口ide插口。8显卡插槽9为pci(应该叫pci我都不怎么记住了)插槽是查网卡声卡还原卡等一系列的卡。10看应该是连接主机箱的指示灯或者按钮的很长时间没有研究电脑了所以蒙了 不加分不要紧总在参与嘛!
4,计算机主板上有哪些主要部件
cpu 内存条 风扇 南北桥芯片 如果是集成显卡网卡声卡的话 这三个就比较重要!主板上的物理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如下:1、cpu的socket 478插座
这就是和p4 cpu连接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才可以使p4正常的工作。它共有478个针脚接口,所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socket478主板。
2、cpu风扇支架
是支撑cpu风扇用的支架,以前的主板是没有这个支架的,但是由于现在cpu的主频率太高,发热量很大,所以对风扇的要求也就变的更高,intel公司规定的,必须在使用p4的主板上装上风扇支架。
3、dimm内存接口
这个接口用来插放内存,在上面的图片中,由于芯片组的关系,这个接口只支持184线的ddr内存。不同的芯片组,支持内存的规格也不同,至于支持的内存的最大容量,内存的速度,是由主板芯片组决定的,在后面会详细介绍。
4、ide接口
ide接口是用来连接硬盘和光驱等ide存储设备的,上面图片上显示的主板有两个ide接口,分别是ide1和1de2,主板提供的标准接口ata/133/100/66/33.具体含义请查看本书硬盘部分.
5、软驱接口
软驱虽然现在用到的地方是不多,但是没有了它您会发现,有很多事情也不方便,现在市场上的软驱规格统一,所以也不必担心型号的问题了。
6、agp插槽
它是为提高视频带宽而设计的总线结构。它将显示卡与主板的芯片组直接相连,进行点对点传输。但是它并不是正规总线,因它只能和agp显卡相连,故不具通用和扩展性。其工作的频率为66mhz,是pci总线的一倍,并且可为视频设备提供528mb/s的数据传输率。所以实际上就是pci的超集
agp的标准规格为agp8x/4x/2x,在agp2x的标准情况下可以提供的数据传送速度为533mb/s,在8x的情况下可以提供2.1gb/s的速度传输速度。
7、pci插槽
这个接口用来连接pci设备。标准的传送速度为33mb/s。多半用来接声卡,网卡,电视卡,硬盘保护卡之类的pci
8、南桥
具体作用也在后面叙述。
9、电源接口
用来和电源连接的接口,有atx和at之分,不过at的几乎已经很少见了。
主板上的接口和芯片基本上给您做了个基本的介绍,让您对主板上的接口和主板的基本用途有一个了解,也给您今后选购主板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接下来请看影响主板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的芯片组的性能不对,主板上什么都重要,就连小小的电容也重要,cpu边上的电容爆了会开不了机,你说重要不?
5,主板各元件详解
现代电子电路(无论数字或模拟)均可以分解为四大组成元素: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pn结(二极管和三极管)。或许有些朋友会感到惊讶和质疑,密布各种元器件的板卡以及高集成度的cpu竟然能够被分为这么简单的四件东西?事实无容置疑,cpu主要由晶体三极管(晶体管)构成,而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元素为pn结。而板卡上的各种芯片和元件也无一例外由这四大元素构成,甚至连导线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阻值极低的电阻器。可以说,当今芯片和板卡的设计根本其实就是对这四大元素的调配和应用,只要了解了这四大元素就了解了现代电子电路。
在这四大元素中,电脑用户最为关注、讨论最多的就是电容器(capacitor)。各大电脑硬件论坛中,关于电容器的讨论数不胜数,各类观点也是层出不穷。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产生了一些误区并发生了大范围传播,影响了人们对一些产品的正确评估。因此,笔者特别进行了大量研究及咨询,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各位深入浅出的讲述电容器,让大家走出现存的误区,更全面认知电容器。
本文将会分为两部分:1.电容器的构造;2.电容器的功用与性能指标。在第一部分中笔者将为各位详细讲述电容器的分类、结构以及现存的误区;在第二部分中笔者会讲述电容的功能以及真正能够衡量电容优劣的指标和方式。
电容的封装类型
人们对物品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源自它们的外观。对于电子元器件来说,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它们的封装类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贴片式和穿孔式。
穿孔式
穿孔式封装的元器件应该是人们最熟悉的类型,其详细还可分为引线式和插接式两种,它们的显著标志就是拥有引脚,插接式通常还有一个固定脚。安装它们时需要将引脚穿过pcb。尽管元器件的安装方式基本相同,但不同类型和定位的元件其形状和内部结构也各不相同,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贴片式(surface mount type)
贴片式元器件常会被简写为smd(surface mount
device),贴片式电容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和引线式相比,此类封装的元器件仅需安装与pcb表面,而无须穿透整个pcb,便于自动化安装,也节省了pcb面积。同时还可以让pcb内部走线更加自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干扰。不过贴片式元器件焊接温度较高,对器件本身的耐温能力也会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所有规格的元器件都可以采用。简单说,在元器件规格相同的情况下,贴片式封装要优于引线式,当然,成本也会更高。
误区
1.贴片式电容性能一定更好?
尽管贴片式封装有诸多优点,但电容本身的指标基本不会因此而改变。相比有引线式电容器,贴片式电容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引线电阻、分布电感、分布电容等会对电路造成干扰的元素。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其效果并非那么明显,至少为了追求贴片式元件而牺牲规格是绝对不划算的。总的来说,规格相同的电容器,采用贴片式封装只会在某些要求较高的部分优于引线式。不过由于贴片式元件无需穿透pcb,所以在板卡设计布局等方面会占较明显的优势。
2.电容器的颜色决定品质级别?
目前网友们之间流传着一些以颜色分级电容的说法,例如紫色>绿色>蓝色>红色之类,这在如今其实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由于早年厂商和产品种类都较少时,所以人们根据经验用此规则进行判断和筛选。但时至今日,电容器品牌和种类层出不穷,即使某厂商确实采用不同颜色为自己的电容器产品进行分级,这个规则也绝不可以延伸至整个电容器产业。内在才能在根本上决定电容器品质,而电容器外壳的颜色通常仅仅是厂商的一种选择而已。有些还成为了厂商的标志性色彩,一般并不拥有分级含义。例如sanyo偏好紫色,nippon
chemi-con多用蓝色,而著名薄膜电容器厂商wima的产品基本都采用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