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损害赔偿承担的主体是谁
民法典损害赔偿承担的主体一般为加害人,但是法律并未将赔偿主体仅限于加害人,而是包括加害人之外的第三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二、民法典损害赔偿的时间规定
民法典人身损害赔偿时效是三年。友情提醒,侵权责任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民法典损害赔偿包括哪些
民法典中损害赔偿项目包括:
1.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
2.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
3.停工留薪期工资;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5.伤残津贴;
6.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7.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