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折焰角是怎样形成的?其结构如何?
折焰角是由后墙水冷壁在一定的标高处,并按照一定的外形向炉膛内弯曲而成(俗称折焰鼻子),结构型式有两种,见附图所示。一种是借助分叉管,将每根水冷壁管分成两路,一路向内弯曲成一定形状。另一路为垂直短管,起悬吊传递水冷壁组件重量的作用。两路管内的汽水混合物均进入后水冷壁上联箱,再通过导管引入汽包。为了使大部分工质从受热强烈的折焰管通过,在垂直短管至联箱的连接处装有节流孔板,以限制垂直管的流通量。
另一种结构是在后墙水冷壁的上部直接向内弯成折焰角,在折焰角后,每三根管中有一根垂直向上作后墙水冷壁悬吊管,其余两根继续向后延伸构成水平烟道的斜底,然后再折转向上进入上联箱。而垂直向上那根水冷壁,通过联接折焰角前后垂直水冷壁管的吊杆传递折焰角结构后墙水冷壁组件的重量,并向上引入上联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