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要怎么才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应符合生效要件才具有法律效力,生效要件如下: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1.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2.劳动合同的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相对性。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点。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