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我是彭浩翔的拥趸,之前他的所有作品都写过影评,还都特别的喜欢。彭浩翔总能在一个很奇情的故事里写出许多有意思的小情趣,让影迷享受电影的独特魅力。
他是一个很爱研究爱情和女性心理的电影,他的所有作品都会涉及这两个命题。《买凶拍人》里,葛民辉被花钱如流水的老婆压得透不过气,甚至要主动打电话问客户要不要杀人;《大丈夫》里,几个男人为了偷情而和老婆们斗智斗勇;《公主复仇记》,两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而展开连场暗战,她们的关系亦敌亦友(这也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av》里,几个大学生为了来一炮而费尽心思骗av女星假戏真做,最后却被这日本女人给玩了一把;《伊莎贝拉》里,即将回归中国的澳门警员要处理动荡的社会紊乱,也要照顾疑似发生一夜情的女儿;《出埃及记》,任达华为了寻回肉体安慰的女人而背叛自己的妻子,放弃追查残酷的真相;《破事儿》里除了《尊尼亚》,其他的小故事全都在讲述社会上男男女女的生活琐事。
他肯定是一个对女性感到好奇,感到怀疑甚至感到恐惧的女人。在彭浩翔的电影里,女性总是占据强势的地位,她们在电影里让男人束手无策,主宰着电影里面社会的进程,这一点在《出埃及记》里达到了极致----全世界的女人都在联合起来谋杀男人。这个看似荒诞的主题,其实充满着哲学味道的戏谑,也是彭浩翔自身的一种恶趣味。
但这种恶趣味延伸到《志明与春娇》里,却让我有些无法苟同。
如上所述,我是一个相当喜欢彭浩翔电影的人,所以对《志明与春娇》很有期待。这部电影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那些市井味道十足相当有意思的连篇对白,例如那些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小资气息浓郁的逆光镜头,甚至连开场那个恐怖小短篇都做得像模像样,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旁边的女孩还问着他的男朋友:“你不是说这是爱情喜剧么?”……这些都是电影值得叫好的地方。
但,如果光是拿这些来要求今时今日的彭浩翔,未免有些太低。比如有趣的对白,《av》里早就已经做过类似的了,戏里几拨人在后巷抽烟聊天的情形,不就正同于《av》里几个大学生不停聊天的戏份么?那些逆光镜头、慢镜头、音乐加抒情,这些东东在《伊莎贝拉》里早就玩到尽了。在我看来,彭浩翔之前的作品几乎都有突破,都能带给观众新的感受,但《志明与春娇》,只是彭浩翔一次无甚新意的复制。
其实复制也没什么,在大多数导演屡走下坡路的时候,能保持水准也是不得了的事。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无法认同这部电影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来看看故事是什么样子的。春娇是个化妆柜台的服务员,跟有钱的男朋友在一起五年,感情早就没了。这时候遇到女朋友出轨的志明,两人没几天就看对眼,然后搅在一起。这部所谓“史上最纯情的三级片”,其实除了镜头之外没一点纯情可言,严格的说,春娇是出轨,他在和男朋友吵架、分手的时候其实早就决定和志明在一起,而志明对这女人也丝毫不抗拒,和她去开房,仅仅是因为下体被撞无法跟春娇上床才大玩纯情。
我很遗憾彭浩翔非要为春娇安排一个男朋友,如果没有黄德斌扮演的春娇男友的出现,这部电影也许能像过去彭浩翔的所有作品那样,成为我的心头所好。但请试想,当你的另一半接到别的人在深夜里传来的“imissyou”的短信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很感动?我能理解彭浩翔如此安排剧情,因为他在电影里一贯的对女人不信任,他的每部作品里女人都是麻烦的制造者,掌握着电影里话语的绝对权。所以他拍出《志明与春娇》这样的剧情其实并不稀奇。让我觉得很滑稽的是,居然有很多影迷看这部电影感到感动,甚至有人说“imissu”是他今夏听到的最好听的情话……我很想问这些人,如果这句话是别的人说给你的另一半听的,你还会觉得这情话好听吗?
所以,有趣和龌龊,其实就是一线之隔。春娇爱上志明,是因为开房了志明也没操她;而实际上,志明仅仅是下体受伤,想操而不能操;这二人的故事刚刚开始,电影就告一段落,但很明显,这样的爱情能经历多久?志明下一次想操别人的时候,下体会不会依然同样意外受伤?春娇又会多久之后开始觉得志明无聊呢?
也许,这部电影只剩下那些很三级的笑话、很生活化的对白、很伊莎贝拉的镜头值得称道。但还是我上面说的,这些东西早就是彭浩翔在过去作品里玩过而且玩透了的,如今这种复制,究竟能给创作者带来什么样的意义?我不希望我这么喜欢的彭浩翔就这么放弃了叙事和对电影的进取,当然作为创作者的他有一百个理由对自己的原地踏步讲出说辞,但鉴于他过去作品的一贯优良品质,影迷对他高标准严要求也并不过分。
我很清楚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对这部电影热情洋溢的赞美,但我很诚恳的说,如果你像我一样把彭浩翔过去的电影每部都看过10多遍,包括花絮包括评论音轨都研究得透透彻彻,那么你肯定不会喜欢这部《志明与春娇》。除非别的人给你的另一半发“imissyou”的时候,你能比戏里的黄德斌更淡定。当然,有人说,黄德斌也有问题,要对春娇的出轨负责任。所以,如果看完这部电影,人人都能在自己另一半出轨的情况下先说“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在我”的话,也算是彭浩翔对社会和谐促进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