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23.8寸LCD显示屏制作生产基地“本信息长期有效”

据媒体报道,三星面板产线的走势是战略性决策。三星电子副总裁李在镕亲自参与了撤销lcd项目的决定。李在镕还亲自公布了到2025年为止,在新一代显示器技术开发方面投资13万亿韩元的计划。其中qd-oled 屏幕是重要方向。
瞄准下一代,显示面板的新一轮竞争已经展开。比如,京东方重庆6代oled线正在进行设备搬入;华星光电在广州规划了t8 印刷oled 8.5代线项目;惠科也准备在长沙项目上验证oled技术。……韩国lg目前正在提升广州8.5代oled产能,并加速建设韩国10.5代oled项目。据悉,三星出售lcd面板项目,腾出的厂房和设备,也会导入到6代oled和未来高世代qd-oled产能上。
某种角度,日本企业退出液晶面板阵营的,的确就是“撤退”了;而韩系企业则是让液晶为oled腾出空间——是为了“换道超车”,其在谋划的是对竞争对手的“新技术降维打击”。
这一背景下,国内液晶显示行业,依然扩张的液晶产能是否“值得”和“明智”就成了一个问题:实际上,oled也好、micro-led、qled等也罢,都面临两个问题。,与液晶共用玻璃基板tft产能,即液晶面板线多一半的投资,对未来显示面板是通用的。
第二,新显示技术暂时难以满足显示产业的“巨大需求”。有其是彩电和商显产品,对大尺寸化的发展“需求猛烈”。后者需要“符合大尺寸趋势”的新产能建设。国内5年来的几乎所有液晶面板新线建设,和目前的产能提升项目,都是围绕这一趋势进行。也恰是国内大陆企业走出了这一步,才确立了对日韩台等地区液晶面板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眼前、中短期的大尺寸液晶需求依然在快速增长,这与长期看一定是次世代技术的天下并不矛盾”。行业认为,即便是次世代显示技术中被认为成熟的oled显示,大尺寸化上也面临印刷显示、w-oled、qd-oled 屏幕等至少三条路线之争:在技术确定性实现之前,其成为彩电市场主流的可能几乎为零。
下一代技术越是不能尽快实现技术路线的标准化,液晶大尺寸市场的生命期也就越长。”即,国内液晶面板业的风险不在于“次世代”自身,而在于次世代的技术工艺路线选择和进行“产能扩张方向的切换”的时机问题。
目前,国内显示面板两大羊,京东方和华星光电都已经建设了蒸镀技术工艺的6代oled线,并进行了蒸镀和印刷工艺的大尺寸化oled技术验证实验。国内显示产业在下一代技术上的投资并不显著落后——由于国内面板界在大尺寸液晶上的,实际导致,国内显示面板企业积*引入大尺寸oled的紧迫性并不强烈,这方面国内企业可以走的更为从容一些。
此外,在中小尺寸oled、柔性oled和硅基oled三个特色差异化的方向上,国内显示面板行业的投入,在中日台韩四大阵营中,基本保持。在oled材料、qled材料和micro-led产品研发上,也或者积*追赶,或者保持。但是,在印刷、蒸镀等涉及oled材料操作的设备上,国内产业链还显著落后日韩。
液晶面板切割尺寸介绍
我们常常说的液晶面板是由一块巨大的液晶基板切割而来的,而面板生产线的世代数又决定了上游制造商切割多大尺寸的面板才能达到经济的切割尺寸。面板生产线要考虑如何切割玻璃基板使原材料利用率较高,产生的边角料较少,然后成品的经济效益较好,所以面板厂商根据经济切割尺寸的不同,液晶生产线也被分成了不同的代数。那么,液晶面板世代数都有哪些?这里就浅谈一下液晶面板的世代数和经济的切割尺寸。
液晶面板世代线数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而只是业界一个约定俗成的称法。它是按照生产线所应用的玻璃基板的尺寸划分而来的。例如:g5是1100*1300mm或者1000*1200mm,g6是1500*1850mm,g8是2200*2500mm,不能根据代线来说明谁是好的,因为用途不一样。g5和g6的话,可以用来切笔记本、显示器的液晶屏,g8用来切液晶电视。各有各的用途。如果用g8生产线用来切割小尺寸的面板,那良率肯定不高。而一般来说一块基板能切割六块左右面板,算比较经济的切割尺寸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