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围绕c!ms应用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进行了新的实践。如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精良生产(leanproduc—tion)、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等等。这给我国企业cims应用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只是依靠技术,而且必须涉及到人、管理、组织和体制等重要因素。如果说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以信息集成为特点,从技术角度解决企业竞争需求的;那么并行工程、精良生产、敏捷制造、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新的管理理论和技术将是以顾客需求为核心,通过企业组织和teamwork这些重要纽带,去合理优化使用企业全部资源,以达到技术、组织、体制和人为核心的集成,实现企业的竞争。
二、erp和敏捷制造
1.erp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仅能管理企业内部物流和资金流的mrpe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90年代初期,美国gartnergroup公司提出了erp思想。erp思想和体系是以mrpii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erp把原来的制造资源计划拓展为围绕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企业内外部资源计划系统。它突破了只管理企业内部资源的方式,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按市场需求制造的思想。erp系统的基本目标是将“供需链”有效运转并运用计算机硬、软件手段尽力缩短这个“供需链”,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和客户满意提供保障,zui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是美国为恢复其在世界制造业的而在1991年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生产方式,是美国21世纪的制造战略。提出的背景是: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分散的、小型化的、专业化的制造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加速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将制造系统空间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建立“虚拟企业”,以竞争能力和信誉为依据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动态公司。它不同于传统观念上的有围墙的有形空间的实体企业。虚拟企业从策略上讲不强调企业,也不强调一个产品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去开发、制造和销售。简化过程;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技术和管理的结合,在*柔性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的多功能项目组和与企业外部的多功能项目组——虚拟公司把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包括人的资源集成在一起,实现技术、管理和人的集成。敏捷企业的基本组织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一种动态组合组织。
3.erp和敏捷制造
*,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中,人们认识越深刻,问题就变得越简单,就会在不同的现象中找到同一规律。对于制造企业规律的研究,也同样如此。笔者认为敏捷制造技术和erp思想正越来越接近如下的共同目标:(1)在企业物理集成、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的过程重组和集成。(2)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组织、管理为中心转变。(3)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供需链上分散的、小型化的、专业化的制造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合理优化使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的多层次生产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结构转变。(5)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6)从按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柔性的小组工作组织形式转变。
三、erp、敏捷制造和中国企业
在当前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研究*的敏捷制造理论和erp思想及技术,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实施这些*理论和技术,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参加多项国有企业cims应用工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下:1.经济和科技的化与一体化,性市场竞争的加剧,信息时代的到来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增强,合作在范围内迅速扩张。随着经济的化、一体化的格局的初步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亦日趋激烈。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变化频率加快。2.企业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滞后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不少企业采用了高新制造技术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在cims实施过程中,很少有企业能按既定的计划实施并取得效益。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造成上述原因,除了受经济一体化影响以及体制调整未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传统管理滞后于*的发展,造成企业资源不能合理优化地使用。具体表现在:企业现有组织体制工作效率低,除调整未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传统'管理滞后于*的发展,造成企业资源不能合理优化地使用。具体表现在:企业现有组织体制工作效率低下,无人监察全过程,无人对全过程负责,组织僵化,缺乏柔性;企业管理手段以人工为主,靠经验制定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使得计划多重制定,不能保证周密、系统、合理,造成生产能力不均衡,生产时断时续;企业库存不能保证处于*状态,物料管理有一定的盲目性;报表的不准确,不及时等等。因此,中国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施敏捷制造技术、erp技术将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四、结论
erp和敏捷制造是中国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法宝。企业研究和实施erp和敏捷制造技术必须结合企业的现状、人员素质、文化背景等。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加强企业管理,重组企业业务流程,改组企业组织机构将是中国企业实施erp和敏捷制造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