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安捷伦ICP-OES助力航天材料测试标准

早在 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国载人航天计划”(china manned space,cms)项目正式成立,这是中国航天*重要的里程碑之一。计划分为三个步骤:步目标是将人送入太空,第二步建立短-中期的太空实验室,第三步建立*太空站。如今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已于 2016 年 9 月 15 日发射升空,正在为人们打开“宇宙”这扇神秘的大门。
整个计划中,往返于地面和太空的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贯穿始终,它需要专业驾驶员操作,可重复使用,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交通工具。不仅是中国,各大国都从未停止过对于航天飞机的研发工作。
航天器在外执行任务,需要通过天线(亦称空间飞行器天线)随时随地和控制台保持联系,它有遥测、指令、跟踪、测速、数据中继、通信广播、科学探测、遥感、测向、交会雷达、着陆导航等多种功能,这样才能确保驾驶员的安全以及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
当航天飞机回收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产生上万度的高温会使天线罩(即 bn)中的易电离杂质发生电离,由此产生的电流严重干扰通讯信号,会造成航天飞机与地面联系的中断,形成航天飞机回收时无法避免的“黑障”时间。氮化硼(bn)是制作航天飞机天线罩的材料,氮化硼的纯度关系着航天飞机回收时“黑障”时间的长短。
氮化硼是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所构成的晶体,问世于 100 多年前,早的应用是作为高温润滑剂的六方氮化硼,不仅其结构而且其性能也与石墨极为相似,且自身洁白,所以俗称:白石墨。它具有摩擦系数低、高温稳定性好、耐热震性好、强度高、导热系数高、膨胀系数较低、电阻率大、耐腐蚀、可透微波或透红外线等特性,可用作航天航空中的热屏蔽材料和其他高科技领域。
然而,自氮化硼被发现以来,虽然每年有很高的产量,可国内外却从未有过氮化硼中杂质元素检测的标准方法。做为航天工业的重要材料,对氮化硼中金属杂质元素的准确测定是解决航天飞机天线罩技术问题的关键。安捷伦和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齐心协力开发了氮化硼中杂质元素的测试方法,通过大量的样品从前处理方法到仪器参数条件的确认摸索和反复的方法实验,终使用安捷伦 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成功地建立了氮化硼中杂质元素的测试方法,并成为标准方法,即:
gb/t 34003-2017《氮化硼中杂质元素测定方法》,该方法已于 2017 年 7 月 12 日发布,并将于 2018 年 2 月 1 日开始实施。
该方法的开发保证了制作航天飞机天线罩所采用的氮化硼纯度,使我国航天飞机回收时的“黑障”时间从 30 到 40 分钟,降到 10 分钟左右。正是由于安捷伦和清华大学的紧密合作、自主创新,*了该高科技材料检测技术空白,支持了加工工艺进步,摆脱了对进口材料的依赖,振兴民族工业。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