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罪以多少金额来认定
诈骗罪以多少3000元标准来认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涉嫌诈骗罪认定为从犯是不是可以减轻处罚
友情提醒,从犯被认定构成诈骗罪一般都可以减轻处罚。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具体适用从轻、减轻还是免除要综合具体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的大小等因素来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认定诈骗罪应注意什么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生活中,要是公民被骗,财产遭受的损失比较大,此时即使证据不足,但其实也是可以报案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