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张天英团队,与厦门大学附属*医院李志勇团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保英团队联合研究,基于vsv-sars-cov-2-sdel18假病毒和ace2过表达bhk21细胞构建了一套稳定的中和评价体系。本月初,该研究论文发表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
本研究对携带sars-cov-2全长或截短s蛋白的g蛋白缺陷型水泡性口炎病毒(vsvdg)的假病毒包装效率以及不同细胞系用于假型病毒包装和感染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vsv-sars-cov-2-sdel18(c末端截短18个氨基酸的s蛋白)的病毒包装和感染效率远高于vsv-sars-cov-2-s。而在本研究所使用的细胞系中,稳定表达人ace2的bhk21-hace2对感染敏感,vero-e6对感染也有中等程度的敏感性,bhk21细胞对假病毒几乎不敏感。基于vsv-sars-cov-2-sdel18假病毒和ace2过表达bhk21细胞(bhk21-hace2),建立了抗体筛选和验证的中和分析模型。通过对egfp阳性的细胞进行计数指征假病毒的感染情况,从而保证了高通量检测能力。研究表明,用vsv-sars-cov-2-sdel18假病毒法测定19例恢复期患者血清中和效价,与sars-cov-2活病毒法测定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评价了7种抗sars-cov-2-s受体结合区(rbd)中和小鼠单克隆抗体(mabs)的中和活性。该模型的高效性可助力针对sars-cov-2的新药和疫苗研发。
opera phenix系统作为本研究中的影像学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工具,保障了模型的通量和筛选效率。
不同细胞系假病毒感染效率比较。比较携带sars-cov-2 s蛋白或vsv g蛋白的vsvdg病毒在vero-e6、bhk21、293t和bhk21-hace2细胞系中的感染效率。
vsvdg-sars-cov-2-sdel18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包装效率比较。a图左为各细胞感染vsvdg-egfp-g 48h后的情况。a图右显示了由三个细胞系产生的病毒的不同稀释度在bhk21-hace2细胞中的感染能力。b图是a图右对应的gfp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监测vsvdg-sars-cov-2-sdel18感染bhk21-hace2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egfp表达情况。
基于vsvdg-sars-cov-2-sdel18的单克隆抗体的中和筛选。将35株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与vsvdg-sars-cov-2-sdel18病毒共同孵育,然后将混合液加入bhk21-hace2细胞中。通过绿色阳性的细胞数的减少情况判断抗体的中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