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良种壮苗
选择用陈山红心杉母树林种子育苗,并用第一代陈山红心杉种子园种子、第二代陈山红心杉种子园种子育出的一、二级苗造林。一级苗国家标准江西南部为苗高30厘米、地径0.5厘米;二级苗国家标准江西南部为苗高20~30厘米、地径0.35~0.50厘米。南部以外地区一级苗高24厘米、地径0.4厘米,二级苗高16~24厘米、地径0.3~0.4厘米。
(二)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300~800米的山洼、谷地、长山坡的中下部及短坡的下部,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腐殖质厚度在10厘米以上、排水良好的阴坡或半阴坡,如有需要改造的阔叶残次林或采伐迹地则更适宜培育杉木大径林。迎北风的坡口处和小地形陡峭的地段,不宜选用。
(三)造林整地
首先要把山上的树木杂灌木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带状整地,再打穴。水平带宽至少1米,环山整地,条带要做到带内低、带外高,条带深挖30~40厘米后打穴,穴的深度和底径都要达到40厘米,并做到表土回穴。
(四)初植密度
初植密度以株行距2米×1.5米、每667平方米(1亩)栽植222株或2米×2米、每667平方米栽植166株为宜。为提高林分防护功能,增强林相效果,可每667平方米星状混交10~20株优良阔叶树。
(五)栽植
1.时间:以选择冬末春初的雨后阴天栽植最适宜。
2.方法:栽植前每穴最好施复合肥0.25公斤或钙镁磷肥0.5公斤做基肥。栽植时要做到舒根、栽深,栽植深度为苗高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并做到栽正、压实,覆土要略高于地面,当天取苗当天造林,栽不完的苗木一定要假植好。
(六)抚育管理
1.抚育方法:采用水平带面松土除草,带间砍杂。抚育时要挖尽草根、灌木蔸,除蘖,培土。松土深度为10厘米左右。
2.抚育次数:栽植后第1~3年,每年抚育2次,每年5~6月与9~10月各抚育1次。第4年以后只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杂灌木、草和藤蔓。
3.林分保护:应加强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
杉树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叶枯病、黄化病和顶枯病等。防治方法主要是:严防栽植带病苗木;不要在山顶、山脊、风口处造杉木林;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危害杉树的主要害虫是粗鞘双条杉天牛和杉梢小卷蛾。杉天牛蛀害树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材质;小卷叶蛾则蛀食嫩梢,造成多头分杈,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防治杉天牛的方法:可在4月下旬至5月底,用小刀在流白浆处撬开树皮,沿虫道追杀幼虫。防治小卷叶蛾的方法:一是在矮树上把梢头连虫摘下烧毁,二是在4月中下旬初孵幼虫期,667平方米用3%敌百虫粉剂2.5公斤喷撒防治。
4.施肥:为了提早林分郁闭,可结合抚育适当施肥,肥料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为每株0.25公斤,沿树蔸环状开沟,施肥后覆土。人工辅助施肥,能够提高和维护地力,补充养分,促进林木生长,同时也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我们在江西省铜鼓县利用7年生陈山红心杉幼林进行施肥试验,每株分别施400克复合肥、200克复合肥,与不施肥比较,施肥5年后,施400克复合肥的树比不施肥的树胸径大11.0%、树高生长大5.2%、材积生长大11.5%;施200克复合肥的树比不施肥的树胸径生长大5.65%、树高生长大2.65%、材积生长大7.36%。
5.间伐:造林后8~10年,采取一次性间伐,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严禁“拔大毛”、“开天窗”。 间伐后667平方米密度保持在100株左右。
桉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原料树种之一,广泛应用于生产纸浆、人造板、木材用品等。广东、广西、海南全省区,福建、湖南、四川、云南部分地区,江西南部地区,都属于桉树的适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