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用户群、产品线以及供应商群体的不同,一般将自动化市场划分为流程自动化(pa)与工厂(离散制造)自动化(fa)。尽管有越来越多混合控制的存在,两者间的界限还是较为清晰的。
顾名思义,pa市场以石油、石化、化工、电力等流程行业构成,pa以汽车、电梯、各类机械为主;pa业务多为项目形式,fa销售则定位于oem。市场构架的不同使得这两个市场的自身发展以及对经济周期的反应有诸多的不同。反映到增长上,即是不同的变动趋势。
本文的初衷是描述各自市场的增长情况并比照两者间的关系。但鉴于06年度pa市场研究项目尚未结束,并且相对pa而言,在fa领域,工控网的市场研究基础和历史较为优势,因此仅展示了过去3年间,工控网所观测到的fa市场的增长大势。
fa定义宽泛。本文讨论的fa市场限于由plc、hmi(触摸屏+文本终端+平板电脑)、变频器(低压,小于等于690v)、运动控制(伺服系统)四个产品线加和而成的市场。
1.) 中国fa市场历史与增长
尽管中国自动化水平偏低,尚有大量低水平控制甚至没有控制的机械设备存在,但是plc+hmi+传动已经在很多设备中成为了标准配置。提升空间存在,但短期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或者说fa产品在中国已经有成熟的运用,使得市场的变动主要来自经济周期的影响。从历年观测的市场数据的变化与拐点来看,也是符合这种结论。每一个拐点都对应着经济周期的一个变化。
△2003年经济过热导致fa市场井喷。
△2004年宏观调控开始,至05年,市场显示强烈反应。
△2006年,十一五的*年,市场开始恢复性反弹。
2.) 中国fa市场驱动力简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国自动化市场增长动力的简单原因分析。我们知道,市场的驱动力除了用户端需求之外,技术进步、价格下降等诸多原因都应该考虑在内。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这些因素尚无法构成大的影响力。
技术成熟、进步缓慢。虽然在通讯等领域还有很大改进空间,但不足以形成影响市场格局的力量。
hmi、变频器等国产力量活跃的领域已经引发了价格下降的过程,而在控制器、运动控制等市场,由于短期内技术门槛无法突破,不会出现价格大幅度降低等驱动因素。
基于这种驱动力分析的结论,在看未来自动化市场增长时,将需要更多的注意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将保持稳速增长,自动化水平亦在逐步提高,这两者构成了自动化市场长远良好预期的基础。
△短期来看,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年,并且正值政府换届,投资冲动明显,加之活跃的货币供应和流动。在06年,将看到fa市场的恢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