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数控机械加工示范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 以数控机械加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
线 建立中职人才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结构
高级数控机床操作工岗位职业能力
识读和绘制工程图能力
工艺准备能力
制定加工工艺过程的能力 合理选择刀具与使用刀具的能力 夹具准备与简单夹具设计能力 构件受力分析能力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能力
数控加工编程能力
数控加工能力
工件质量检验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
数控机床维护保养与一般故障诊断能力
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
有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良好的人文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有健康的体魄
围绕职业能力 基本素质确定课程体系
针对培养目标 设置课程与活动 通过教学与活动 获得相应的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与支撑课程 基本素质与养成条件见图1图2
二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 合理安排理论教学 突出实践性教学
数控机械加工专业学制为五年 为了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 在教学中实训课和理论课的教学时间比例为 左右 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安排文化基础课学习 第四至第九学期进行专业课与技能实训课轮换交叉学习 完成高级技校教学计划规定的各专业的理论课 同时通过相应高级工职业资格等级鉴定 第九 十学期安排下厂实习 学生在第五至第九学期进行理论课与技能实训课轮换交叉学习 其中理论课是指专业基础课 在技能实训中采用的是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结合一体的模块式学习方式 按课题教学 课题针对相关工种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 针对当地就业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进行设置
二 建设措施
一 深化教学改革 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来组织相应的知识 技能和态度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 树立职业教育的新观念 即以学生职业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 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鉴定项目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 以工作任务为确定课程设置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
二 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 强化 双师型 教师培养优化结构 合理组合
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按知识与技能划分可分为知识型 技能型 双师型 从企业选拔的技能型教师 积累了丰富的技能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不仅对这三类教师要配置合理的比例 而且对同一门课程要科学安排 进行合理双师组合 用 知识型 技能型 组合 达到 双师型 教师教学效果明确任务 强化培训
双师型 教师虽然具备了教师资格和相应的职业资证书 但并不一定具备相关工种的岗位职业能力 因此 专业教师培训 除了职业资格培训外 还应明确任务 下企业实践 带课题研修
三 加强实训室建设 打造专业发展的平台
在实训实验室的建设中 坚持 三好 一是规划建设好根据示范专业的五年规划 精心地选购设备 合理布局 认真地组织验收 二是使用好 制定各类设备的保养制度 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三是管理好 建立设备台账落实设备管理的责任制
四 加强教材建设 完善教材体系
从实践性课程入手 建立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 同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体系 例如 数控车工技能训练图册 和 中高级数控车工技能鉴定知识练习题 以选择教材为主 积累经验 为编写满足本校专业特色的教材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选择原则是内容具有*性 实用性 难度适中性
五 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适合职业教育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以项目为载体 以 行为引导 的教学方法为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 探索 逐步形成职业能力 在基础课程中 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感到能学易学 鼓励教师自制教具 挂图 设备
六 坚持职业素养训导与教学相结合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 以满足岗位与职业需要导向的素质教育 必须把厚德修身的职业素养训导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让学生带着敬业的精神 诚信的品格 法律观念 吃苦思想 创业意识走向社会 成为一个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人才职业素养训导应贯穿于实践性教学 职业指导等课程之中 参加实训的学生从应学生着装 实训岗位的规则 实训纪律等入手 接受职业的熏陶和职业素养训导 强化学生诚信的品格和敬业爱岗的精神
七 加强校企合作 完善办学机制
完善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 形成专业的培养特色 具体做法如下
根据企业需要和职业标准的要求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条件 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 学校为企业开设特色班级或特色课程 输送掌握相关技术及管理知识的毕业生
为企业加工零件 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本文由 伯特利技术文章 整理发表,文章来自网络仅参考学习,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伯特利数控一直以尽心、尽力、尽意的态度把握每一台 加工中心、钻攻中心的质量
相关文章可查阅本站:技术文章 或本文下方 标签 分类
相关产品可查阅本站:产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