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美白化妆品祛斑美白功效评价方法
方法原理:
皮肤颜色由黑色素、血红色以及胡萝卜素等共同因素决定。紫外线可以激活络氨酸酶促进黑色素生成,因此使用低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以诱导皮肤产生黑化。对于皮肤颜色变化的判定有多种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方法有肤色视觉评估,客观评价方法有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l*a*b*色度系统,测试后计算肤色个体类型角(individule type angle,ita°)等。
实验目的:
通过招募一定例数合格的受试者建立紫外线诱导人体皮肤黑化模型,采用视觉评估、仪器测试评价产品使用前后肤色变化来评价使用祛斑美白化妆品的功效性,为祛斑美白化妆品的美白功效宣称提供依据。
样品使用方法:
试验产品、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区应在试验部位随机分布。由工作人员按照随机表进行实验物涂抹,涂样面积为3*3cm,涂样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0.05)。每个试验区域之间的间隔应大于1.5cm。如样品每天多次涂抹,每次涂抹间隔时间不小于4小时。
试验部位:
可选择背部、大腿、上臂等方便照射和涂样的非曝光部位。每个黑化测试区应在相应涂样面积内,黑化面积应不小于0.5平方厘米。
试验步骤:
连续涂抹受试物4周±2天,每周进行视觉颜色观察和肤色仪器检测,并记录数据。
皮肤色度测试:
用皮肤色度仪分别测量试验区及对照区域各个观测时点的l*、a*、b*数据,每个区域测试三次,并记录。计算肤色个体类型角(individule type angle,ita°)参数:
ita°={arc tangent[(l*-50)/b*]}*180/π
ita°值越大,肤色越浅,反之肤色越黑。
美能达cm-26d能够有效皮肤的l*、a*、b*包括ita°数值,并且cm-26d可以捕捉“有效测量部位”,提高试验效率。
美能达cm-26dg系列分光测色计,重复性显著提升,更好的测试再现性。业界领xian的测量速度与可操作性。
柯尼卡美能达新一代分光测色计:cm-26dg系列,包含三款便携式分光测色计型号。
旗舰型号cm-26dg和cm-26d拥有*的技术和业界领xian的测量精度。其中,美能达cm-26dg色彩和光泽度测量计是二合一机型,cm-26d专注于色彩测量。cm-25d则是该系列的经济高效型号,高性价比之选。
cm-26dg系列分光测色计适用于广泛的行业领域。
汽车内饰、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油漆、化妆品、陶瓷、塑料、太阳能电池板、玻璃等。
取景器
取景器采用led光源照明,能协助用户更快、更容易、更准确地“捕获”被测物体区域。另外,可使用nx软件用红圈来表示需要测量的位置(job模式下),协助操作者更精确地定位。用户可从分光测色计的取景器观察被测物的图案和纹理。
紧凑、轻巧的外观设计
cm-26d的流线型设计更有利于用户在对应于难以接触的测量位置执行测量。
仪器前端向下倾斜,圆形的测量口径让cm-26d更容易进入狭窄的测量区域,例如挡风玻璃后的仪表盘。此外,目标罩有效降低了仪器测量口径被刮花的风险。
两侧都有一个按钮,这样无论用那只手,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轻松完成测量。
业界领xian的测量速度
cm-26d测量颜色所需的时间约为旧机型的一半,仅0.7秒。此外,同时测量颜色和光泽仅需约1秒。测量速度越快,工作效率越高。
重复性与器间差较旧机型显著改进,性能出众
由于供应链系统不断被构建和完善,数据需要在更多的生产现场间共享。重复性与器间差成为衡量便携式分光测色计性能的主要指标。cm-26dg和cm-26的器间差仅为∆e*ab 0.12(12块bcra系列色板的平均值),与市场上所有便携式分光测色计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此外,重复性较旧机型提升50%,达到∆e*ab 0.02。出众的性能促使了数字化彩色数据管理,从而有助于制造商加强工厂和供应商之间的质量管理。
美能达cm-26dg系列分光测色计规格:
型号
cm-26dg
cm-26d
cm-25d
颜
色
照明/观察系统
di: 8°, de: 8° (漫射照明: 8°观察)
sci (包含镜面反射光) / sce (排除镜面反射光)模式可切换
积分球
ø54 mm
光源
脉冲氙灯×2
脉冲氙灯×1
传感器
双40元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
双32元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
分光方式
平面衍射光栅
测量波长范围
360至740 nm
400至700 nm
测量波长间隔
10 nm
半波宽度
约10 nm
反射率测量范围
0 - 175%;显示分辨率: 0.01
照明口径
12 × 12.5 mm (圆圈+椭圆)
mav : ø12 mm
sav : ø6 mm
mav : ø12 mm
测量口径
mav: ø8 mm, sav: ø3 mm
mav : ø8 mm
重复性
δe*ab 0.02以内的标准偏差
δe*ab 0.04以内的标准偏差
(测量条件 : 白色校准执行后以5秒为间隔测量白色校准板30次)
器间差
δe*ab 0.12以内
δe*ab 0.20以内
(基于12块bcra系列ii色板的平均值; mav sci;与标准样件在konica minolta标准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相比较)
uv调整
0%--1
-
标准观察者
2° , 10°
光源
a, c, d50, d65, f2, f6, f7, f8, f10, f11, f12, id50, id65,用户定义光源*1 (同时用两种可能的光源进行评测)
显示数据
色度值/图, 色差值/图, 光谱图, 通过/失败判断, 仿真色
色度数据
l*a*b*, l*c*h, hunter lab, yxy, xyz,以及这些空间的色差; munsell (c)
指标
mi, wi (astm e313-73),
yi (astm e313-73, astm d1925),
iso亮度(iso 2470),wi/tint (cie),
强度,遮盖率,灰度,用户指标*1
mi, wi (astm e313-73), yi (astm e313-73, astm
d1925), iso亮度(iso 2470), wi/tint (cie),强度,
遮盖率,灰度, 8°光泽度,用户标准*1
色差方程
δe*ab (cie1976) / δe94 (cie1994) / δe00 (cie2000) / cmc (l:c) / hunter δe / din99o
适用标准
din 5033 teil 7, jis z 8722 condition “c” , iso 7724/1, cie 5
光
泽
度
测量角
60°
—
光源
白光led
—
传感器
硅光二极管
—
测量范围
0 - 200 gu;显示分辨率: 0.01 gu
—
测量面积
mav : 10 x 7 mm,
sav : ø3 mm
—
重复性
标准偏差
0 - 9.99 gu: 0.1 gu以内
10 - 99.99 gu: 0.2 gu以内
100 - 200 gu:介于0.2%指示值
(测量条件 : 校准执行后以5秒
为间隔测量30次)
—
器间差
0 - 9.99 gu: ±0.2 gu以内
10 - 99.99 gu: ≤ 0.5 gu以内
(mav;与标准样件在konica minolta
标准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进行比较)
—
适用标准
jis z8741 (仅mav), jis k5600,
iso 2813, iso 7668 (仅mav),
astm d523-08, astm d2457-13,
din 67530
—
测量时间
约1秒
(测量模式: sci +光泽度 或sce +光泽度)
约0.7秒
(测量模式: sci或sce)
(从按下测量按钮到测量完成)
zui小测量间隔
约2秒
(测量模式: sci +光泽度 或sce +光泽度)
约1.5秒
(测量模式: sci或sce)
数据存储
1,000目标数据+ 5,100样品数据
电池性能
测量模式: sci +光泽度 或sce +光泽度
测量模式: sci或sce
在23°c下使用锂电池以10秒为间隔进行测量时,大约3,000次(使用蓝牙时大约1,000次)
取景器功能
可用 (带白色led光源)
显示屏
2.7”彩色tft-lcd, 具有可翻转纵向浏览模式
显示语言
英语、 日语、 德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简体中文、 葡萄牙语、 俄语、 土耳其语、波兰语
接口
usb 2.0;蓝牙(spp-兼容。 按需选配蓝牙模块)
电源
锂离子电池 (可拆卸),usb总线电源 (安装锂离子电池)交流适配器 (安装锂离子电池)
充电时间
约6小时
工作温度/湿度范围
温度: 5 - 40°c,相对湿度: 80%或更少(在35°c下)无凝露
存储温度/湿度范围
温度: 0 - 45°c,相对湿度: 80%或更少(在35°c下)无凝露
尺寸
约81 (w) × 93 (h) × 229 (d) mm
重量
约660 g
约630 g
约62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