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死囚越狱》影评

《死囚越狱》影评
《死囚越狱》中文译者没有翻译出影片的副标题,我在《圣经》上查到了这句话的原句:“你听到风的响声,却不知道风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是耶稣和尼岢德摩谈论复活时说的一个比喻。
《死囚越狱》片中,方丹第一次和隔壁的老头对话时就引用了这句,那是被捕的一名神父抄送给他的话,我提醒你们,扮演神父的这名演员和帕索里尼8年后《玛窦福音》里扮演耶稣的西班牙大学生在造型上有些神似。我相信,精通美术,摄影的布列松肯定有意设计了这个细节。
影片本身没什么好多评价的,杰作中的杰作,一切电影理论在这部96分钟长的黑白电影面前都不值一提。因为题材上的原因,看本片以前,我多多少少还幻想可以找到几句格言式的对白或者场景,并以它们来展开影评,达到福传的目的。我没有找到。看完影片5个小时以后,我很难回忆起太多具体的桥段,但是这部电影就像针一样扎入了我的大脑。在压抑了一切可能的戏剧高潮后,全片最后近20分钟的逃亡段落绝对让人窒息,特别是方丹在跳下最后一面高墙前,墙下巡逻的德国人骑着自行车两次路过,车轮发出的噪音几乎摧毁了方丹坚强的神经,更是让观众的心理接近崩溃。
做为一名导演,布列松是真正的大师,他不通过刺激感官,也不靠花哨的台词或者摄影就足以征服观众,我甚至可以感觉出所有演员也在他营造的环境下完全与角色融为一体,布列松的魔法抹去了一切表演的痕迹,他的电影就是极简主义的电影,他的电影就是终极的电影,因为他的电影不仅让你看,也让你阅读,聆听和思考。如果你是有神论者,布列松的电影就是祈祷,耶稣的身影闪烁在他简练的镜头里————没有情绪的表达,只有行动和沉默。有限的言语里也没有任何造作之处,所以,一个老套的越狱故事在寥寥数笔之后变得这么真实和震撼。
耶稣说这个比喻本身为了让人知道:人在神内生活,如果你不知道你活在神内,你根本就没有活着,你知道了,那你才真正地出生,这便是尼岢德摩想要知道的“新生”。当然只是“偶尔祈祷”的方丹不会想这么多。方丹为什么成功了?因为他自始至终从没动摇过越狱的决心。当他的大脑里只有一个想法时,他是有福的,因为这个想法就是天主的想法。
我突然想到: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其实每天都被关在监狱里,只有极少数人想要逃脱,可是这极少数里的大多数又像布朗谢特先生一样对自己说:“根本没可能。”但是我把我的右手放在心口,我可以听到风,所以我选择相信我的“绳子和钩子”;所以我选择相信我的“运气”;所以我选择相信帮德国人做过事的约斯特,我没有选择。救赎有时就是这样的不平等,天主每次把人逼到极限,人便会去想这是宿命,其实试探也是邀请。我不能写更多了,囚室之外哪怕荆棘遍地也是自由,通往天堂的门总是窄的。经历耶稣受难之夜,迎接基督复活之晨,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