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道了头孢克罗分散片中头孢克罗的反相液相色谱法,采用ods柱(250 mm×4.6 mm),水—3.86%醋酸钠溶液—甲醇(1380∶29∶591)为流动相,乙酰苯胺为内标,用紫外检测器于254 nm波长处检测。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0.72 %(n=5),线性范围为0.1~0.5 mg/ml(r=0.9996)。检测限为1.6×10-4μg。本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优点。
关键词:反相液相色谱法 头孢克罗
头孢克罗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其原料及制剂在我国已有生产和使用。原料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已见报道,有羟胺法[1]、液相色谱法[2,3]、微生物效价测定法[4]。本文采用rp—液相色谱法,以内标法测定头孢克罗分散片的含量,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辅料及杂质降解物不干扰测定。
1 仪器和试剂液相色谱仪uv5000型,uv5000检测器,;头孢克罗对照品(含量99.53%)、头孢克罗分散片均由安徽省新药研究院提供;乙酰苯胺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头孢克罗对照品约60 mg,精密称定,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内标物溶液的制备:取乙酰苯胺约30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2 色谱条件
色谱柱:irregular-h c18(10 μm)250mm×4.6 mm,流动相:水—3.86 %醋酸钠溶液—甲醇(1380∶29∶591),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灵敏度为1.0 aufs,进样10 μl。
3 线性关系
取头孢克罗对照品50 mg,精密称定,置5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使之成为1.0mg/ml的溶液。精密量取此溶液1.0、2.0、3.0、4.0、5.0 ml分置5只1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前述内标物溶液各4.0 ml,加水稀释至刻度。分别取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头孢克罗对照品的浓度c(mg/ml)为横坐标,以头孢克罗对照品基线构成之面积称峰面积。a=×σ×h=2.507σh=1.064wh/2h>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a为纵坐标,求得回归方程(n=5):
a=3.152c-0.11142 r=0.9996
表明在0.10~0.5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4 精密度试验
分别取前述对照品溶液5.0 ml和内标物溶液4.0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使之成为含头孢克罗0.3mg/ml的溶液。分别在日内、日间(5d内)连续进样,以内标物峰面积与对照品峰面积之比值计算rsd(n=5)。日内rsd=0.701%;日间rsd=1.09 %。
5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头孢克罗含量的同一批样品3份,分别加入精密称定的头孢克罗对照品适量,按相当于头孢克罗60mg取样,照样品测定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
6 方法专属性试验
6.1 辅料的色谱行为 经实验,辅料无吸收峰,对头孢克罗的测定不产生干扰。
6.2 内标物对头孢克罗吸收峰的影响 内标物的保留时间约13.3 min,头孢克罗的保留时间约5.5min,两者峰形及分离度良好
对照品(a)与样品(b)色谱图
1.头孢克罗 2.乙酰苯胺
6.3杂质及降解物对含量测定的影响 正常的样品中未见杂质吸收峰。把样品经以下处理:将头孢克罗分别以0.1 mol/l盐酸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各制成0.5 mg/ml的溶液,于80 ℃加热24 h,进样10μl,得其破坏性图谱(图2)。各降解产物对头孢克罗的定量无影响。
头孢克罗经酸、碱、水处理后的色谱图
a.0.1 mol/l盐酸
b.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 c.水
7 样品测定
取头孢克罗分散片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相当于头孢克罗60 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5.0 ml至10 ml容量瓶,精密加入内标溶液4.0ml,加水至刻度。另取头孢克罗对照品60 mg,精密称定,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取对照液5.0 ml至10ml容量瓶,加入内标物溶液4.0 ml,加水至刻度。
分别取上述溶液10 μl注入色谱仪,按内标法计算含量。
按上述方法对3批头孢克罗分散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每批样品测定3次。实验结果见表2;样品色谱图见图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