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最流行的两种健康饮品就是普洱茶与红酒,而二者也有很多类似的方面:
1、产区
红酒讲究产区,这与普洱追求的“正山”如出一辙。在法国波尔多地区,仅被一条河流分隔开的两岸在土壤、气候、光照方面却有明显差别,其种植的葡萄品质也有很大区别,葡萄园位置、土壤、气候等因素对葡萄酒质量至关重要。这有些类似岩茶讲究“正岩”,普洱茶虽然没有这么极端,但是对同一山头区域论,山上山下和山周边则的确出入甚大。
2、品种
红酒讲究葡萄品种,这与普洱追求的山头几乎相当,普洱茶的山头我个人认为其实主要反映的是对茶种的追求,应该是“具有班章口感的普洱茶茶种”,“具有易武口感的普洱茶茶种”,诸如此类。
3、质量
这是两个概念,质与量,但是很统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普洱茶讲茶青的质量,如今的普洱茶很多地方因为过度采摘导致茶叶质量下降很明显。量上升失衡导致品质下降。
红酒则要讲葡萄原料的质量。有幸生长在最高级别葡萄园里的葡萄,并非都能酿造成最好的葡萄酒。首先,一个好的葡萄生长年份,对于酿造好葡萄酒来说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限产”也是确保葡萄品质的必要手段。为顶级葡萄酒提供原料的葡萄园区亩产量必须不超过600公斤,葡萄含糖量不低于21度。这些都有量化的指标,我们的普洱却没有类似的规定,全凭经验和感觉,还有心到底有多狠。
4、前期物理关键工艺的影响
成为普洱茶和成为红酒都有一道关键工艺决定。
晒青成为普洱茶,烘青成为非普洱茶。
由于葡萄皮含红色素及香味物质等重要成份,所以红葡萄酒必须破皮挤出葡萄果肉,让葡萄汁和葡萄皮接触,以便让这些物质溶解到酒中。要做红酒就要葡萄皮,不要皮酿造的就不是红酒。
5、调配与拼配
普洱茶的生产过程十分简单,因为普洱茶是用最好的茶叶原料,利用自然的阳光、蒸汽、石磨以最简单的工艺完成,真可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就象广东人吃海鲜,因为食材鲜美,因此多用简单的清蒸体现原味,展现自然之美。只不过普洱的味道历久弥香,并非鲜食;但保留其自然之性这一点,普洱庶几近矣。所以如果说普洱茶的生产过程中有点技术含量的,其实就是有意识的拼配。普洱的拼配手法众多,但目的只有一个,技希望做出更好喝的口感。
红酒的拼配/调配非常类似。
葡萄酒调配技术的确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他们能消除和弥补葡萄酒质量的某些缺点,在国家葡萄酒标准和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使葡萄酒的质量得到最大的提升,赋予葡萄酒新的活力。因此,葡萄酒的调配是融技术和艺术于一身的具体体现,把他称之为“葡萄酒的调配技巧”更能形象地说明这一点。
葡萄酒的感官特性是指酒的色、香、味,各种级别的葡萄酒,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相差无几,关键在于其感官品质有明显的区别。因此,酿酒师的职责在于纠正酒的某些缺点,使其品质得到改善,甚至提高它的级别。酿酒师在这一阶段会选出品质最佳、最有潜力的原酒加以混合,让酒变得更加和谐、丰富多变。除了在理化指标上要符合国家标准,在成品酒颜色、干浸出物及感官指标上,也必须让挑剔的酿酒师满意。
1、色泽调整,葡萄酒色泽的调整,只能限于以上几种方法,不能添加化学合成的色素。色泽的调整应与香味调整和口味调整同步进行。
2、香气调整,葡萄酒的香气,由果香、发酵香气三部分组成,除加香葡萄酒可以加些植物的花、根、茎、叶的浸出液和蒸馏液外,其他葡萄酒,禁止加入任何香精、香料。葡萄酒中添加某些微量的香精、香料,都可以明显地闻出来,并判定为假酒葡萄酒香气调整只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于新鲜型葡萄酒和干白葡萄酒,如果用陈酿过的酒生产,感到新鲜的果重不足,可以添加新酿的、果香浓郁的新酒,调整香气,半干和半甜葡萄酒,可往干酒中添加新鲜的本品种果汁,在调整糖度的同时,果香也明显改善。同时也使口感更加清爽、舒愉。——某种程度上类似普洱茶不同年份茶青的拼配
2)对于一般葡萄酒,可以通过选购同一品种葡萄在不同地区酿造的原酒,进行香气调整,如西部葡萄原酒适当地加入到东部酒中,可以优势互补,香气和口感都会有所改善。——某种程度上类似普洱茶山头的拼配
3、口味调整,色泽和香气的调整,也往往带来了口味的调整。葡萄的口感给人的影响,要比色泽和香气的影响更加深刻。
对酒口感的共同要求是:协调和平衡。即酒的某一特征不过于明显,它与其他成分的关系应是协调的、亲密的、相容的。如何使酒的口感协调、平衡、圆润、丰满,这是酿酒师调酒的技巧。关于口感轻、重的调整 主要通过选用不同葡萄品种或不同酿造工艺生产的原酒,以及进口部分原酒来调整。如赤霞珠原酒与美乐、赤霞珠与佳美、赤霞珠与西拉的搭配,成为提升干红葡萄酒质量的经典之举。——普洱茶比较经典的拼配如7542其拼配工艺成熟稳定,偏班章口感,主题明显但整体更显平衡,层次丰富但协调统一。
4、综合平衡处理,葡萄酒经过色、香、味的调整处理后,各种成分的组合还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它们之间还要发生聚合、分解、重组的过程。此时酒的色、香、味还是很不协调的、粗糙的。这个过程因酒的品种、酒质不同,需要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某种程度上类似普洱拼配茶在后期存放中逐步达到和谐统一。
6、发酵
普洱茶和红酒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氧气。
普洱茶的后发酵大师们论述多多,这里也不用我赘述。
葡萄酒需要在橡木桶里贮藏18个月以上,汲取橡木中的单宁酸等芳香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另外,橡木桶的培烤程度还需与葡萄酒风味相适应,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及定期的品尝与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葡萄酒是透过发酵作用而得的产物,葡萄的酒精发酵是酿造过程中最重要的转变。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葡萄酒。通常葡萄本身就含有酵母菌,酵母菌必须处在10℃-32℃间的环境下才能正常运作,温度太低酵母活动变慢甚至停止,温度过高则会杀死酵母菌使酒精发酵完全中止。
适度的氧化作用:橡木桶对葡萄酒最大的影响在于使葡萄酒透过适度的氧化使酒的结构稳定,并将木桶中的香味融入酒中。橡木桶壁的木质细胞具有透气的功能,可以让极少量的空气穿过桶壁,渗透到桶中使葡萄酒产生适度的氧化作用。过度的氧化会使酒变质,但缓慢渗入桶中微量的氧气却可以柔化单宁,让酒更圆熟,同时也让葡萄酒中新鲜的水果香味逐渐酝酿成丰富多变的成熟酒香。巴斯得曾经说过「是氧气造就了葡萄酒」,可见氧气对葡萄酒成熟和培养的重要。因为氧化的缘故,经橡木桶培养的红葡萄酒颜色会变得比储存前还要淡,并且色调偏橘红;相反地,白酒经储存后则颜色变深,色调偏金黄。
空气可以穿过桶壁,同样地,桶中的葡萄酒也会穿过桶壁蒸发到空气中。所以储存一段时间之后,桶中的葡萄酒就会因减少而在桶中留下空隙。如此一来葡萄酒氧化的速度会变得太快无法提高品质。因此每隔一段时问,酿酒工人就必须进行“添桶”的工作,添入葡萄酒将橡木桶填满。如此经过一两年之后,葡萄酒因蒸发浓缩变得更浓郁。但是西班牙的fino雪莉酒,在橡木桶的培养过程,不实施添桶的程序,酒却不会氧化。这是因为在酒的表面浮有一层白色的酵母菌,可以保护fino,让酒不和空气接触。
7、包装要透气
普洱用绵纸包装是为了防潮透气,防霉,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异味。
红酒用的木桶是也有透气功能,所不同的是木桶会给红酒带来明显的其他味道(不仅仅是橡木味)。橡木桶除了提供葡萄酒一个适度的氧化环境外,橡木桶原本内含的香味也会融入葡萄酒中——这一点与普洱茶包装的要求完全不同了。除了木头味之外,依据木桶熏烤的程度,可为葡萄酒带来奶油、香草、烤面包、烤杏仁、烟味和丁香等香味。当然橡木的香味并非葡萄酒原有的天然原味,只是使酒香更丰富的陪衬香味,不应喧宾夺主,掩盖葡萄酒原有的自然香气。橡木亦含有单宁,而且通常粗糙、收敛性强,融入酒中会让酒变得很涩,难以入口。所以制造过程中,橡木块必须经长时间(三年以上)的天然干燥,让单宁稍微柔化而不至于影响酒的品质。
最初人们把酒存放在木桶里因为桶体的毛孔起到一个使酒与氧气缓慢接触的半渗透膜的作用,帮助软化酒的纹理, 增加黏度和减少粗砺的丹宁酸,同时增加酒味道的复杂性。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橡木味,自然而然地把橡木桶味同好酒联系在一起,成了不可缺少的元素。橡木也有质量好坏之分,国际上普遍承认,法国的橡木桶是最优质的,其次是美国和欧洲其它地区,比如东欧和俄罗斯,所谓质优,不仅指木头的产地,更重要的是加料和toast的工艺(法国木桶的味道比起美国木桶更细微柔和,美国橡木比较甜,而且有很明显的香草味)。可是,酒厂没一定的规模是买不起好的像木桶的,新法国桶800美金左右一个,新的美国木桶也在500-600美金之间。所以近年来很多酒厂(欧洲大多数地区是不允许用橡木替代品的)都在尝试用不同方法代替新橡木桶,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采用改装过的旧木桶(在桶里贴上新橡木条)和在不锈钢发酵桶中装上橡木条或洒橡木片和木桩。当然,这些方法酿出的酒最多只能达到用新橡木效果的80%,用行家的话来说“不够复杂”,世界范围内酒的竞争日趋激烈,是否采用橡木桶取决于酒厂对产品的定位。
人们对红酒看法比较一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