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景东景福镇回寺村茶怎么样

景福镇有一个海拔较低的蒙化人聚居地一—回寺村委会,回寺村委会距景福镇古里街约7千米,位于公平村委会与岔河村委会之间,从地名理解,回寺村委会应是回族居住处,但现在却是蒙化人的聚居村。回寺村在清同治六年(1866年)之前确有不少回族居住,还建有清真寺。1866年攻打景东的大理杜文秀起义军战败后族人迁离了回寺村。
现在居住在回寺村委会的蒙化人自述祖上从无量山东边的安定迁来,有1100多年了,回寺村委会的蒙化人60岁以上的还会讲蒙化语,信奉敬土主庙、山神庙。回寺村委会以蒙化人为主的自然村有五六个,这几个蒙化村分布在海拔1450~1650米之间,是无量山西部海拔较低的蒙化村,蒙化人现在住的村子过去回族人住过,景东的回族人定居点海拔不会超过1800米。
回寺村委会地无平坝,一道山梁隔开两个大山洼,山洼下部有很多水田,山腰以上的是干土的台地,回寺村委会的水田或台地都夯修得很整齐精固,地边少有杂草杂木,看得出来那些地应该是高产地,回寺的蒙化人不养羊、不放牧,口粮够收入也不会低。
回寺的大平掌村可能是蒙化人迁来后最早的定居地点,大平掌村前边的台地地埂上存留着20多棵树龄有100多年的古茶树,回族人清同治六年(1866年)就离开了回寺村,这些地埂茶应是蒙化人迁来后种下的。除了地埂茶大平掌村还有二三十亩民国时期种的茶树,种法是满天星顺坡栽可看出大平掌村的蒙化人民国时期已在建商品茶基地,大平掌村去景福占里街走古道仅有5千米,赶街很方便,大平掌村的蒙化人民国时期已在做茶叶生意。
回寺村委会靠近公路交通方便,离古里街又近,发展茶叶条件好,人民公社时期回寺村委会就种了三四百亩茶园,现在新茶园已超过800亩。占着海拔低一些的优势,回寺村委会产的茶滋味醇浓且耐泡,景谷县镇沅县的茶老板们早已熟知回寺村委会茶的品质,每年都订购回寺村委会的茶。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