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金刚石磨轮制造方法是在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边轮的内层压制一圈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作层,磨边轮外层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作层,起粗磨边作用,内层为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作层,起精修磨边作用,两者共同粘附在同一块安装基板上。磨轮使用一定期限后,工作面上的金刚砂必然逐渐磨损,终被磨平,从而失去对玻璃的磨削作用,磨轮整体报废。
故本文中针对磨轮工作面上金刚砂的磨损,对磨轮进行改进,使金刚石磨轮能够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厂成本,使金刚石磨轮的价值实现大化。
1存在问题
市面上不管哪一种产品型号和大小的磨轮基本上都是一个工作面,如图1所不的金刚石磨轮,外径为9.6 mm,工作面电镀层厚度为(0.5 ±0.005) mm,使用一定期限后,工作面上的金刚砂逐渐磨损,终被磨平,失去了对玻璃的磨削作用,磨轮
整体报废。
2原因分析
金刚石磨轮的工作面硬度主要是指结合剂的硬度,磨轮工作过程中,随着金刚石的不断脱落,磨轮开始有了损耗,损耗面积较大时,磨轮就整体报废。
磨轮损耗有两个原因:
(1) 与操作者的控制速度有关,当磨轮速度高时,散热时间少,金刚石磨轮的磨损量较大,那么磨轮的寿命就短。当磨轮速度低时,散热时间长,磨削温度低,金刚石磨轮的磨损量下降,但此方法的加工效率低,故而此原因无可避免。
(2) 如图1所示,磨轮的工作面为5 mm,当使用一定的期限后,磨轮工作面上的金刚石只要有一小块面积被磨损或磨掉,其他工作面就会加速脱落,过快地缩短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企业成本。
3磨轮的改进
针对上面分析的原因(2),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进,以解决成本浪费和工作效率问题。
在一个工作面上设计多个小工作面,根据产品边缘厚度不同制造工作面宽度不同的磨边磨轮,如图2(a)所示:由原来的一个工作面改为三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均为1.5 mm,此工作面为适合工件尺寸;如图2(b)所示:三个工作面分别为2 mm、3.5 mm、5 mm,每个工作面分别都是为适合工件尺寸而造。当某一工作面金刚砂磨损磨平后,不会导致其他两个工作面报废或整个磨轮报废,从而保证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备注:为保证文章的完整度,本文核心内容都pdf格式显示,如未有显示请刷新或转换浏览器尝试!
结束语:
改进后,一个磨边磨轮上设计了多个适合产品边缘厚薄的工作面,用于产品加工时,由于工作面适用于产品,磨边磨轮生产工作效率提升了50%以上,节约了成本开支40%以上。同时,改进后的磨轮由一个工作面变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面,这样还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库存。
4结语
磨轮改进后,加工质量稳定,效率高,成本降低,且经生产实践检验,此改进有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