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窝落箐有条古道可翻越无量山,翻过去就是安定镇的老仓河茶区,从窝落箐到安定的迤仓走山路6个小时可到。从两边的茶树来看,两边的蒙化人种茶时间相同,明末清初蒙化人迁入瓦渡科山、罗家地村那些一二百年的茶树应是蒙化人所种。
瓦渡科山下的村子都种茶,都有古茶树,顺着大路走,路上边路下边都是茶园。从罗家地走出约2千米可看到一条大山箐,一条小河从山等里冲出来,水量很大水很清,这地方叫岩峰箐,河叫岩峰箐河,罗家地村地界到此为止。河那边是二耙地老茶地,二耙地老茶地约有100亩,全是民国时期种的茶树,老茶地上边是望不到边的新茶园,从茶园面积来看窝落箐的村民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以茶为生,茶是窝落的主要产业。
窝落水多,二耙地也有叫铁厂河从高岩上流下来形成几级瀑布一级级瀑布滚落,形成团团水花非常好看,从铁河瀑布看瓦渡科山,瓦渡科山形状又不同了,山顶变成了一块金字塔形的巨壁,峰顶下的罗家地村个就被绿的茶园包围着,过了铁厂河又进入另一片古茶区一一八一村民小组,八一村村头长着一棵3人才能合围的大酸包树,这是古时寨子里的人祭拜的竜树(即神树)。
古道在竜树下穿过,竜树又是占代的指路树,有大竜树的地方那里的村寨历史就不是三五百年可以说的了,现在八一村的村民称这棵大竜树为供果树,每个月都要在树下放些供品。1919年以前窝落箐的蒙化人每年开春前都要来竜树下做祭竜活动,离竜树不远以前有座山神庙,现在庙已毁,仅剩两段墙基大竟树在村子边,有大童树山神庙旧址附近有一·片古茶园,最大的棵茶王树围已超过120厘米。
八一小组有20多户人家是彝族和汉族杂居的村子,汉人清光绪木年从四川迁来,有些民国年间的茶树是汉人们种的。八小组的茶地有1千米长,一直接到三角架山,三角架山因抗战时期关国飞虎队一架飞机在此坠落,民国政府在山上立了一个三角架纪念碑而得名三角架山前边还有一片茶园—一锁水阁大茶地,锁水阁顾名思义是用来祭水的希望河水不断不干,多留些在寨于子里在高山上有水才能建寨定居生存,在整个无量山,蒙化人的村寨大都建有锁水阁,这是蒙化人所特有的一种水神崇拜。
锁水阁山的茶园多为1958~1980年所种,顺着山腰有1千米长,茶园有的已被杂木杂草吞噬,茶园面积太大村民们采不完。1980年以前锁水阁旁还建过一个茶叶初制所,收购加工窝落箐几个村的茶,初制所现已撤,几个村的茶叶由农户自收自采自加工。本内容来自《茶出银山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