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降低误诊率的基本途径

(1)正确认识设备(对象)的特点
了解诊断对象是进行正确测试分析的基础。由于不熟悉诊断对象而造成的误诊时有发生,因此要防止下述几种情况发生:①不了解液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而造成误诊;②不了解机器的结构而误布测点;③不了解设备的传动结构而误判故障部位;④未弄清机器零件的结构参数而导致分析失误。
液压设备作为考察的对象,有一系列因素直接影响与制约故障的分析诊断,它们是: 液压设备所涉及的技术。设备的控制技术、传动技术、应用环境、主要功能、运行特性、工况参数、作业条件、失效机理等。
液压设备的结构,设备在结构上的复杂程度及外形与重量等。越是复杂庞大的设备,故障分析越是困难。
液压设备的精度。精度越高的设备,工艺要求也越高,允许误差就.越小,稍有偏差,便是故障状态。这种情况的故障分析,需要更精密的测试手段。
液压装拆的方便程度。有的设备主要元件装在机器的外面,有的则装在机器的内部或机架的底下,有的设备用胶管连接,有的用钢管连接。这些因素影响到机构的安装、拆卸及检测。
测点的设置状况。有的设备测点较多,另一些则很少。测点多有利于分段检测,有利于排除不存在的故障原因,测点少的设备往往要通过分解察看内部状况去判断故障。
故障点的隐蔽性。有的故障很容易判定,而另一些故障点则很隐蔽,主要受故障点所处的位置、故障的重叠性、假象造成的错觉等影响。
类似设备的情况。在同一个地方,有同种设备或类似设备存在,故障分析要方便得多,因为这样就有了对比的基准,可相互调换元件做现场实验。
备件的状况.备件越充裕,故障分析也越方便。用备件与怀疑有故障的元件作性能上的对比,可很快查出问题。
资料状况。设备的使用说明、维修记录等的详细与齐全程序,与设备故障分析有密切的关系。
(2)配置符合要求的测试及分析系统
测试手段包括各类传感器、测试仪表,用于采集数据,是考察设备状况的必要条件,是制约故障分析的.重要因素。传感器与仪表应齐全,足以测出各类参数,传感器与仪表也要有足够的精度、量程及可靠性,能保证数据的准确可信。技术支持系统包括各类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用于信号处理、融合诊断,应配置*合理,同时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为防止测量失误,应重视测点表面状态的处理,选择恰当的传感器安装形式,尽量不用或少用中间固定件。
为保证测量系统正常工作,测取所需要的初始信号,必须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技术。如采用同轴电缆、.金属导线屏蔽管道、双屏蔽等有效的屏蔽措施。正确应用接地技术和防止产生电缆效应后,基本上可以.解决测试系统的抗干扰问题。
(3)获得充分的信息
现场故障分析需要各类信息,这些信息反映设备目前状态及有关的环境因素,也反映其过去的情况。有的信息可以直接利用,另有一些信息要加工处理才能利用。除了对现场的设备故障状况有了解,故障分析还需要下列初始信息:设备的运行环境及运行状况、设备的维修状况及测试手段、设备的备件状况、同类设备的状况、本厂及邻近地区的液压设备维修能力、设备的使用维修要求、设备的故障判断指导。
为了获得这些信息,故障分析人员应对以下方面信息进行收集工作:查阅设备的使用说明与备件使用说明,查阅有关设备运行记录与维修记录,查阅有关的技术书刊,技术标准与规程,与操作维修人员、备件管理人员、零部件加工人员交流,网上查询、收集有关的备品备件供应广告信函,到有关备件供应点及机械加工厂作调访,积极参加有关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只有把上述工作充分地做好了,.把技术工作的具体环境*弄清楚了,才能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及有利条件,’才能将误诊率降到低程度。
(4)防止判别失误造成误诊
为防止标准使用不当造成误诊,可采用三条措施:①采用相对标准把设备本身的状态作前后对比,从参量的变化中容易发现早期故障。②当机器已萌发早期故障时,从综合信号的幅值上难以发现,但在频谱结构上却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增生频率的出现和原生频率幅值的增长,由此可判明故障的存在及程度。③降低阑值。为防止漏检造成重大事故,可将标准值即阂值适当降低。这样提高了预报早期故障的灵敏度,而报警率也相应提高了,所以要慎重。
为防止因信号干扰而导致误诊,可采用多次重复检测法,若5000的几率超过阂值则判为异常或故障,这比仅据某个数值就作诊断结论更有把握。
(5)正确把握诊断程序
诊断过程中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准确无误的操作、敏锐的观察、符合逻辑的分析判断是诊断结论正确的保证。在某些情况下,应根据当时的情形适当采用相应的策略技巧以克服面临的困难,以完成诊断任务。’
(6)提高故障诊断人员的素质
故障诊断人员是认识的主体,是故障分析过程中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故障诊断分析人员要努力实践与探索,使自己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现场技能一、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心理素质,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不断提高与改进。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