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m3/d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格栅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斜管沉淀池、消毒池、流量槽;本发明的废水通过格栅渠去除大块杂物,后排放到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废水中污染物被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床所截留,经吸附、同化和分解,将高分子、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低分子、简单的有机物,污水由水解酸化池出来后进入接触氧化池,在有氧的条件下同化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最终生成co2和h2o,再经混凝池、斜管沉淀池、消毒池、流量槽,实现达标排放;水质稳定达标、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对污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生活污水通过拦污篮进水调节池中,经过潜 水搅拌器调匀水质,经过调匀的水质通过污水泵进入水解池中,经过布水装置均匀布水,在 进水的压力作用下形成悬浮的污泥层,污水由池底向上流动进入弹性填料区,经过细菌在填 料上形成的污泥层对悬浮物进行吸附、网捕、生物絮凝、生物降解等作用,使固体物质降解 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降解cod、bod的过程中污水得以澄清, 水解池产生的污泥由设在底部的排泥口排出,经水解池处理后的污水从顶部的出水堰出水并 进入接触氧化池,经布气装置布气后进入弹性填料区,弹性填料的微生物在溶解氧的作用下 新陈代谢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已无法向生物膜内层扩 散,好氧菌大量死亡,而兼氧菌、厌氧菌在内层开始繁殖,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 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 产生的逸出,使内层生物膜大块脱落,在生物膜已脱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 展起来,填料外表面接触气体相对较多,故填料外层以好氧处理为主,而内层表面接触气体 相对较少,故内层填料以缺氧、厌氧处理为主。
【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流程】:
1.细格栅:自己制作为细网状或直接向厂家定做
2.调节池一般设计为1.5-2.0h的水力停留时间,并向其内曝气(为了减轻调节池发生厌氧反应而产生的异味)
3.沉淀池一般设计为0.5-0.8h的水力停留时间,池子以斗形为宜,池底设有放空管或设1流量较小的排污泵亦可。
4.毛发过滤器
5.加压泵为一备一用而设
6.消毒设备
7.膜处理系统,主要采用中空纤维膜
8.活性炭吸附
9.中水回用池设计为3小时的水力停留时间,在中水回用池底设有放空管,顶部设有溢流孔,中水回用池上部设有自来水补给管道。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将沉淀池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池技术以及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技术组合成技术体系(图1),并经过结构和技术优化,形成一整套污水处理设备(图2)。
a、沉淀池采用竖流式,圆筒状,位于设备中心。生活污水从沉淀池底部进入系统,主要经过物理化学过程净化后,顶部溢流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b、生物接触氧化池呈圆环状,位于沉淀池外环,污水通过溢流管,从沉淀池顶部进入接触氧化池底部,再溢流进入人工湿地。池内悬挂组合填料,使微生物膜附着生成,主要通过生物过程净化污染物。
c、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为深度处理单元,由四片垂直流人工湿地串联构成,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外侧。污水从顶部进入湿地,依次经过下行流、上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最终溢流排放。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优点】:
1、以高效的生物移动床为核心,将厌氧池、缺氧池、沉淀池及生物过滤池 有机结合为一体,不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设备投资费用少。
2、具有高效的脱氮除磷功能,以生活污水为例,氨去除率为98~100%,氮 去除率80~85%、磷去除率为70~80%。
3、污泥沉降性能好,产泥量极少,每半年外排一次即可。
4、具有较强的抵抗冲击负荷的能力,不需现场维护和管理。
5、无异味、无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6、流程短、电耗小、运行费用低。
7、可昼夜24小时运行。
8、该设备可埋入地下,基本不占地上面积,不需盖房、采暖、保温,地面 上还可绿化。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设备 搅拌器 污水泵 排污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