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第二届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多位专家表示发展IPv6正当时

昨日(11月15日),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北京开幕。
本届大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主办以“夯实‘根’基,数‘聚’未来”为主题,开展行业沟通交流。在现场,多位专家热议ipv6,ipv6规模化部署提速,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数字经济的根基作用更加凸显。
其中,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隋静称,包括ipv6等在内的互联网基础资源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稳定运行的保障,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ipv6的发展中,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全球ipv6地址分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在全球ipv6地址资源拥有量排名中,美国位居第一,中国第二,德国第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ipv6地址分配总数为47885(块/32)。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大会上称,今年8月份,国内监测平台监测到的中国ipv6活跃用户数3.65亿,占互联网用户的比例是14.32%。
不过发展ipv6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动力不足等。邬贺铨指出,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ipv6的初心是为了缓解ipv4地址不足,中国因较早就以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方式采用私有地址,缓解了ipv4地址不足的压力,但也落入私有地址的陷阱,缺乏向ipv6升级的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也指出,“在ipv6热火朝天发展的同时,应注意把握方向,尤其要注意安全问题,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核心技术问题,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
邬贺铨认为,发展ipv6,关键是要提升ipv6的的价值。例如,利用ipv6,基于对用户身份与地址的准确关联,实现对网络内容的精准管理,改进对网络安全的监管方式。
隋静也称,未来要提升互联网基础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互联网基础资源实名信息核验工作,建立互联网应用服务与互联网基础资源联动管理制度,以应用促资源发展,以资源保应用稳定。
邬贺铨称,5g的商用解决了无线高可靠低时延问题,但端到端的性能还需要核心网技术支撑,对ipv6需求正当时。
吴建平也认为,“目前正在从ipv4向ipv6过渡,过渡当中带来很多机会,创新空间也很大,ipv6为解决互联网体系结构的事业开展了新的平台,新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互联网技术产业生态的一次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创新和变革。多位专家都表示,现在发展ipv6正当时。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