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钢筋加工、施工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梁两侧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梁两侧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梁两侧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梁两侧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
⑴4φ25 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2 )/4 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六、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以2#、5#及6#钢筋为例: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框架梁
首跨钢筋计算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没有给定拉筋布筋间距,拉筋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给定了拉筋布筋间距,拉筋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吊筋 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框梁高度>800mm 夹=60°≤800mm 夹角=45°;中间跨钢筋计算,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悬臂跨钢筋计算 主筋;箍筋
剪力墙身水平钢筋 墙端为暗柱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墙端为端柱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
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墙身拉筋 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扣除暗柱、暗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拉筋面筋面积是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剪力墙柱
纵筋 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搭接长度;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端柱作框架柱,锚固同框架柱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剪力墙梁
连梁 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暗梁 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箍筋
柱 kz钢筋构造连接
基础层 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钢筋长度+max{10d,200mm};基础内箍筋作用起稳固作用,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
中间层 柱纵筋 kz中间层纵向钢筋=层高-层伸出地面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高度,柱箍筋 kz中间层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103g101-1中,柱箍筋加密区规定:首层柱箍筋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该柱采用绑扎搭接,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该柱采用绑扎搭接,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顶层 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因此各种柱纵筋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板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支座负筋、分布筋 、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
t1dzxvb4at1rcvbvdk.png受力筋 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t1zzdvby_t1rcvbvdk.png
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附加钢筋、支撑钢筋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钢筋长度、根数即可。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