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中科院用AI,5 小时自动生成一颗芯片,性能比肩Intel 486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与ai“对话”,利用gpt-4设计出一颗个8位累加器微处理器。
研究人员表示,自己对芯片完全不懂,但通过与gpt-4的124次对话,就将芯片设计出来了,堪称是“史无前例”。
很多人表示,这么牛的技术,中国必须跟进,一旦中国掌握了这种技术,或许能够在芯片产业上快速的追上国外顶尖水平。
事实上,这件事情可能没有想象中的复杂,昨天中科院计算所等机构,也做出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按照媒体的报道,研究人员利用ai 技术设计出了世界上首个无人工干预、全自动生成的 cpu 芯片 —— 启蒙 1 号,而这颗芯片是基于risc-v 的 32 位架构,65nm 工艺,频率达到了 300mhz,性能与 intel 486 系列 cpu 相当,可运行 linux 操作系统。
与由纽约大学研究人员设计的gpt-4开发的8位累加器微处理器相比,其性能强大得多,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上。
据媒体报道称,在芯片的设计过程中,完全没有人工干预,完全就是研究人员基于bsd二元猜测图算法,只输入了测试用例的输入-输出(io),然后ai在5小时内设计出了这一颗芯片。
专家表示,虽然这一颗芯片目前性能还比较差,无法与顶级的cpu相比,但只要对ai不断的训练,对技术路径的不断摸索,那么由 ai 自动生成的 cpu 有望在 5 年-10 年内达到甚至超越人类专家设计 cpu 的水准。
意思就是,再过个5-10年,设计芯片都不需要人工参与了,也许未来设计芯片,都要由ai来完成了,想一想,是不是觉得很震撼?
不过大家也不必太震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ai更多的还是设计芯片,而在芯片设计方面,国内的水平与全球的顶尖水平基本上是等同的。
所以总体来看,目前ai并不能提高国内的芯片产业的水平,毕竟我们落后的主要是制造,而制造是无法用ai来替代的,需要的是各种样的设备等等,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提供制造水平。
以上就是中科院用ai,5 小时自动生成一颗芯片,性能比肩intel 486的详细内容。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