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更高的价值是它的药用。盛夏酷暑,人们喝些绿豆粥,甘凉可口,防暑消热。小孩因天热起痱子,用绿豆和鲜荷服用,效果更好。若用绿豆、赤小豆、黑豆煎汤,既可治疗暑天小儿消化不良,又可治疗小儿皮肤病及麻疹。常食绿豆,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炎有较好的治疗辅助作用。此外绿豆还可以作为外用药,嚼烂后外敷治疗疮疖和皮肤湿疹。如果得了痤疮,可以把绿豆研成细末,煮成糊状,在就寝前洗净患部,涂抹在患处。“绿豆衣”能清热解毒,还有消肿、散翳明目等作用。
为豆科草本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的成熟种子 ,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 ,作为粮食作物在各地都有种植
。 因其营养丰富 ,可作豆粥、豆饭、豆酒、食、麨食 ,或作饵顿糕 ,或发芽作菜 ,故有“食中佳品 ,济世长谷”之称。自《开宝本草》记载 :“绿豆 ,甘 ,寒 ,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 ,风疹 ,热气奔豚 ,生研绞汁服 ,亦煮食 ,消肿下气 ,压热解毒。”以后历代本草对绿豆的药用功效多有阐发。《本草纲目》云 :“绿豆 ,消肿治痘之功虽同于赤豆 ,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 ,无久服枯人之忌。外科治痈疽 ,有内托护心散 ,极言其效。”并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