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羊藿叶,仙灵脾,三枝九叶草,刚前,干鸡筋,铁菱角
拉丁名称: herba epimedii
类别: 全草类
来源: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 s. ying、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um nakai 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 淫羊藿:生于山野竹林下,山路旁石缝中。主产湖北、四川、浙江。
药材性状: 大叶淫羊藿:茎细圆柱形,长约20c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具光泽。茎生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长3至8cm,宽2至6cm;先端微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主脉7至9条,基部有稀疏细长毛,细脉两面突起,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至5cm。叶片近革质。无臭,味微苦。
箭叶淫羊藿: 为一回三出复叶,小叶长卵形,长4--12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极尖或渐尖成细长尖头,两侧小叶基部外侧呈箭形,叶呈革质。
小叶淫羊藿:小叶较大长4--1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长尖,叶片较薄。
采收加工: 夏、秋间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切丝生用或羊脂油(炼油)炙用。
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应用: 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症。
用法与用量: 煎服,5--10g。亦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附注: 商品因其来源分为大叶淫羊藿(淫羊藿),小叶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箭叶淫羊藿三种。以梗少、叶多,色黄绿,不碎者为佳,其中以西北所产小叶淫羊藿质量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