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是指流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多孔物质接触时,流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传递到多孔物质外表面和微孔内表面富集在这些表面上形成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的过程。
被吸附的流体称为吸附质,多孔固体颗粒本身称为有机废气吸附剂。
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分离原理:利用固体表面的原子或基团与外来分子间的吸附力(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的不同实现分离。吸附力的大小与吸附剂和吸附质两者的性质有关。
化学吸附分离原理:基于在固体吸附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以化学键力结合的吸附过程,因此选择性较强。化学吸附一般速度较慢,只能形成单分子层且不可逆。
有机废气吸附剂类型:
分子筛:具有规整的微孔孔道结构,比表面积约500-1000m2/g,主要是微孔,孔径分布在0.4-1nm之间。可以通过调整分子筛结构、组成及平衡阳离子的类型来改变分子筛的吸附特点。分子筛主要依靠特征孔道结构及平衡阳离子与分子筛骨架之间的库仑力场产生吸附作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类气相、液相的分离与净化,分子筛作为吸附剂使用时具有选择性强,吸附深度高、吸附容量大等特点;
活性碳:具有丰富的微孔和介孔结构,比表面积约500-1000m2/g,孔径分布主要在2-50nm。活性炭主要依靠与吸附质产生的范德华力产生吸附作用,主要应用于吸附有机化合物、重烃类有机物吸附脱除、除味剂等;
硅胶:硅胶类吸附剂比表面积约300-500m2/g,主要是介孔,孔径分布在2-50nm,其孔道内部表面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主要用于吸附干燥和变压吸附制co2等;
活性氧化铝:比表面积200-500m2/g,主要是介孔,孔径分布在2-50nm,主要应用于干燥脱水、酸性废气净化等。
关键词:吸附剂 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