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闸板楔式高温闸阀在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轮机、主风机能量回收机组中广泛应用,但随着催化裂化装置处理量的不断增大,大口径的单闸板楔式高温闸阀在密封效果上遇到了的挑战,已不能满足装置的要求。楔式闸阀有单闸板阀和双闸板阀两种结构。单闸板阀是单面密封,密封力主要是楔紧力和介质背压力,由于楔角的加工存在一定误差,导致阀板和阀座密封面受力不均,易出现泄漏,特大口径(dn≥1400mm)的单闸板阀的密封性要求更高。另外,单闸板阀其楔角一般<5°,不易施加较大的楔紧力而导致阀门开启失效。新型双闸板阀设计了特殊的结构,可以克服单闸板阀的不足。
1 双闸板阀结构
本双闸板阀属于新型双面硬密封结构,阀门口径dn1500,垂直安装在水平管线上,采用上下双阀杆、双执行机构控制,其阀体部分结构见图1。阀体与上下阀盖(含填料函)采用厚壁高温合金钢板铆焊结构;阀板呈饼状,中间厚,周边逐渐减薄,阀座呈规则环状结构,座圈和阀板均对称设计,均采用高温合金锻件,阀体内侧设计有较薄的平行式辅助导轨,使阀板可在导轨和座圈上平移;两块阀板背靠背,并设计有楔紧斜面,由上阀杆将其相连并进行驱动;设计有新型楔紧装置,由下阀杆驱动,新型楔紧装置由两块中间加工有半球窝的对称斜度板组成,在其中间安装一定位球,可以帮助阀板在关闭过程中任意方向调整密封平面,使阀板受力均匀,有效克服两阀座圈平行度加工误差对密封可能造成的影响。
图1 双闸板结构图
2 双闸板阀密封状态受力分析
双闸板阀从密封结构原理上分为三种,分别是双面强制密封、单面强制密封和自密封。本阀门口径特大,双面强制密封结构需要的驱动力矩非常大,本阀门的技术指标要求不宜选用;而自密封结构,因密封力太小又达不到设计要求;单面强制密封既可以保证足够的密封力,又不必提供很大的驱动力矩,故选择单面强制密封结构进行设计。
密封状态下双闸板的受力如图2所示。若将阀板和楔紧装置作为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在q,、qg、fz、nu1'、nu2'、quj、fu1'、fu2'八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q,是上阀杆的推力,qg是阀板的重力,fz是下阀杆的推力,nu1'、nu2'分别是进、出口端的密封力,quj是介质的静压力,fu1'、fu2'分别是进、出口端密封面的静摩擦力。将进、出口端阀板单独分析:进口端阀板受q1、qg1、fu1'、nu1'、nc'、fc'六个力的共同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q1是上阀杆分作用力,nc'是楔紧装置作用在斜面上的正压力,fc'是楔紧装置作用在斜面上摩擦力;出口端阀板受q2、qg2、fu2'、nu2'、quj、nc'、fc'七个力的共同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q2是上阀杆分作用力,nc'是楔紧装置作用在斜面上的正压力,fc'是楔紧装置作用在斜面上摩擦力。
图2 密封状态下双闸板的受力图
为保证可靠密封,实际密封力nuj实际≥临界密封力nuj临界时达到密封。设计时取nuj实际=1.2nuj临界
3 阀杆的稳定性
上、下阀杆(如图1所示)的材料选用4cr14ni14w2mo,由于使用双闸板,在密封状态需要上、下阀杆轴线方向q'和fz两个力来保持闸板与密封座间的密封力,图3为楔紧装置的受力图,其中fz为下阀杆的受力。上、下阀杆均属于细长轴,因此阀杆应进行稳定性校核。
图3 楔紧装置受力图
3.1 阀杆强度计算
取密封面的宽度2bm=20mm,摩擦系数取0.3,楔形角度2α=30°,由以上参数经计算得:上阀杆的zui大临界推力q'临=500000n;下阀杆的zui大临界推力fz临=700000n,查《实用阀门设计手册》(第二版)表3-7,p691得,4cr14ni14w2mo在720℃时的抗压强度是则上、下阀杆强度分别为:
式中:q'实、f'z实—密封状态下,上、下阀杆对阀板的实际作用力,n;
q'临、f'z临—临界密封状态下,上、下阀杆对阀板的作用力,n;
df上、df——上、下阀杆的危险断面直径,mm
3.2 阀杆稳定性计算
阀杆的稳定性与阀杆的细长比λ有关。
3.2.1 上阀杆稳定性验算
(1)上阀杆支承模型如图4所示。当lf=3146,l=2780时,=0.88f取《实用阀门设计手册》(第二版)表3-21,p751中一端铰链支承,一端固定支承,对比=0.9时的μλ=0.467,取df=120mm,则实际细长比λ为:
式中:λ—阀杆的实际细长比;λl—临界细长比;l—中间支承到端点长度;μλ—支承型式影响系数;lf—计算长度。
图4 上阀杆支承模型
(2)临界细长比λl
经查《实用阀门设计手册》(第二版)表3-22,p751,在600℃、650℃时,4cr14ni14w2mo的临界细长比λl分别是79.5与82.2,按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得,在720℃时λl>λ。
(3)关闭时,阀杆总轴向力qfz'=600000n。
(4)阀杆截面积a,查表3-17,p749,取m80×4,则则正应力
(5)实际许用压应力
经查图3-2,p752,当λ=49的值,对应的[σy]=210mpa即:σy<[σy]
∵λ0(-30)<λ<λl
∴σy<[σy]=为稳定合格。
图5 下阀杆支承模型
3.2.2 下阀杆稳定性验算
下阀杆支承模型如图5所示。当lf=1600,l=1335时,=0.88。实际细长比
按=0.8,查《实用阀门设计手册》(第二版)表3-21,p751此时对应的应为铰链支承,一端固定支承,则:
又∵λ<λ0=30
∴不进行稳定性计算
此时阀杆能进入阀体内部分的zui小截面直径为d=140mm。
4 结语
新型高温双闸板阀有很多优点:(1)闸板的位置精度要求降低,便于加工;(2)新型楔紧装置由两块中间加工有半球窝的对称斜度板组成,在其中间安装一定位球,可帮助阀板在关闭过程中任意方向调整密封平面,使阀板受力均匀,有效克服两阀座圈平行度加工误差对密封造成的影响;(3)阀座与阀体采用波纹管方式连接,避免使用大量的高温螺栓,使用过程更加安全可靠;(4)密封性能大大提高,可以达到密封介质的零泄漏。
参考文献
[1]沈阳阀门研究所编写组.实用阀门设计(内部资料).1979,56~92.
[2]z&j双闸板阀产品样本.1~10.
[3]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175~178.
[5]陆培文.实用阀门设计手册(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18~521.
[6]金海波.现代表面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与新标准[m].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367~401.
[7]陈启松.液压传动与控制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3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