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水仙始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是闽北较大的优质产品。所用的水仙种,发源于福建建阳小湖乡大湖村的严义山祝仙洞。据1939年张天福《水仙母树志》载:“前八余年,清道光间,有泉州人苏姓者,业农寄居太湖......一日往对岸义山......经桃子岗祝仙洞下,见树一,花白,类茶而弥大......试以制乌龙茶法制之,竟香洌甘美......命名曰‘祝仙’......当地‘祝’‘水’同音,渐讹为今名—‘水仙’矣。“1929年,《建鸥县志》也载:“查水仙茶出禾义里,大湖之大坪山,其他有严义山,山上有祝仙洞“,“鸥宁县六大湖,别有叶粗长名水仙者,以味似水仙花故名......“(见《闽产录异》),可见水仙栽培历史约在13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