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秸秆还田对于土壤养分以及水分的影响

进行农业种植,要保持土壤养分和土壤活力,不过长期在一块土地上从事耕作,需要定期对土壤进行改良,本文主要讲解秸秆还田及测土配方增加土壤养分的两种方法:
秸秆还田:利用作物秸秆,通过人工或机械操作,按照不同方式归还土壤,并综合利用集成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起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沃土肥田、保持水土等作用的一种培肥改土技术。主要包括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速腐还田和秸秆过腹还田等模式,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易为农民接受的实用技术。一是秸秆直接还田。小麦收获后,用粉碎机将小麦秸秆粉碎,覆盖在下茬作物的背垄上;或用旋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和大豆、玉米种植。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进行深耕,将玉米秸秆全部翻入土中。二是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将小麦、玉米秸秆堆放在闲地或地头路旁,厚度为20cm,浇透水后喷洒秸秆速腐剂,再重复堆放秸秆、浇水、喷药,达到1.2~1.5m厚时密封,*腐熟后撒施于大田。三是秸秆过腹还田。涡阳县有饲养牛、猪、羊等家畜的习惯、可将小麦、大豆、玉米秸秆粉碎,经氨化后,用于饲养家畜,以提高秸秆利用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农家肥积制和使用逐年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耕地质量呈现下降趋势,造成土壤板结,保水肥能力差等。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废弃物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增施有机肥。一是高温堆肥。在6—9月高温季节,在地头路旁将带土嫩杂草、残留秸秆拌入适量化肥,堆积,浇水封闭腐熟。二是积制农家肥。将家畜家禽粪便、残碎秸秆、生活垃圾放于池中沤泡,有条件的可利用沼气池沤肥,效果更好。三是施用商品有机肥。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用量为750~1125kg/h㎡。可采取项目扶持、财政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快推广应用步伐。
测土配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状况,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应用该技术可使小麦增产10%,玉米增产8.2%,化肥利用率平均提高8.2%,节省氮肥10%~15%,同时农产品品质相应提高,并使氮肥流失对环境的污染得到控制。应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环节,开展土壤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校正试验、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效果评价等工作。一是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耕作制度、产量水平等因素,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使单元内土壤的性状尽可能均匀一致。采样集中在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上,采样地块面积为666.67~6666.67㎡。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以农户地块为土壤采样单元。采样时间一般在秋后。二是田间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农作物的施肥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以及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确定肥料配方提供依据。三是配方设计与校正试验。根据田间试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气候、地貌、土壤、耕作制度等,设计不同农作物的施肥配方。然后开展配方校正试验,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对比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校正施肥参数,完善肥料施用配方。四是示范推广。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为农民树立样板,全面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宣传和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手段。采取田间学校等模式进行农民培训,以提高培训效率和技术到位率。检验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