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终审裁定不服的可以向原审、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者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终审裁定书送达后十五天内没人上诉的就可以执行了,当事人应当履行相关义务。
一、对于终审裁定不服该怎么办
对于终审裁定不服该如下处理:
1.民事案件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因此,民事判决终审后,当事人仍旧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再审。
2.刑事案件中,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3.行政诉讼中,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二、终审裁定书送达后多久能执行
终审裁定书送达后十五日内不上诉的就能执行,该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需要按照判决书中的内容履行,在判决书中一般都会有明确的记载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时间,如果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判决书中的给付义务,另一方可以在判决书生效后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适用一审终审的案件
适用一审终审的案件有:
1.选民资格案件;
2.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友情提示,一审终审的判决、裁定与两审终审终审的判决、裁定法律效力相同。
一审终审是审级制度的一种,案件经过一级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在实行一审终审制时,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成为确定的判决、裁定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不得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