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live 3d cell exlporer实时无标记3d成像系统纳米材料
创新应用-----新荧光材料碳点(f-cds )开发
碳点(f-cds)是一种尺寸小于10nm的分散的类球形荧光碳纳米颗粒。因其发光范围可调、双光子吸收截面大、光稳定性好、易于功能化、无毒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生物成像和标记、分析检测,药物开发, 癌症纳米治疗, 光电转换以及催化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也使碳点成为半导体量子点、高分子纳米材料和有机荧光材料的代替物 。
但是如何研究这些材料是否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一直没有很好的验证方法,2017年2月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杨培慧老师,借助nanolive技术产品3d cell explorer的实时无标记无损伤成像技术,成功在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上发表文章;文章利用3d cell explorer 实时无损伤无标记成像方式快速分析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效果, 并验证了f-cds 对细胞相互做无影响,新颖的数据充分证明了cds对细胞无毒性及荧光成像应用的潜能。
实验设计:
1、f-cds 制备、指标及性能特征鉴定
2、f-cds在细胞内成像发光鉴定
3、3d cell explorer无损伤无标记分析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性
4、f-cds 毒性检测:观察cds对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性影响
1、cds 制备、指标及性能特征鉴定
碳点材料准备:将0.3 g l -溶于(100毫升,0.05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 铂片用作阳极和阴极插入溶液,两极加电处理2小时,得到的褐色溶液用去离子水透析膜透析 24h。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纯化的碳点。贺利氏光谱仪、透射电镜等设备验证碳点大小约5-7nm。
1、cds 在细胞内发光成像鉴定
经mmt 验证长到85%均一度的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0, 50, 100, 150, 200,250, and 300 mg /ml 的f-cds, 检测到细胞发射蓝色、绿色及红色荧光波长,之后37度孵育30min,用于多色荧光成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