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购房合同一定需要本人签字吗
签购房合同不一定要本人签,订立购房合同时一般需要购房者本人签字进行确认,非本人签字的购房合同一般情况下无效,但是购房者授权委托第三人签字的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二、购房合同什么时候签订
具体签订正式买卖合同的时间,通常是在交定金之前,买卖双方互相协商确定的。我有遇到在交定金当天就签订正式合同的,也遇到过当事人因为要置换,所以正式合同是交了定金以后2到3个月以后再签的,这情况都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所以大家在买房的时候,一定不要操之过急,要多跟家人沟通、多跟卖家沟通、多跟中介沟通,互相商量来确定签订合同的时间,大家协商一致了,把这个时间写进定金协议或者居间协议里面,之后就按照协议一步步履行就可以了。这里我建议那些实在举棋不定的当事人,可以引入犹豫期制度,在草签阶段,手写补充条款,给予双方10到15日的冷静期。
三、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1.审查开发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了预售证许可证,则通常开发商也具有了商品房预售、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这是买房能否办房产证的关键。
2.采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逐条逐项填写,千万不能马虎。
3.买房签合同注意合同条款中双方所填写的内容中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有一些开发商的合同文本事先已填写好甚至补充条款也由自己填好,这种填写好的合同文本大多存在着约定的权利义务不平等的情况。一旦发生此种情况,买房人一定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决不能草率行事。
4.面积确认及面积差异处理。如果选择按套内建筑面积为依据进行面积确认及面积差异处理时,应当在面积差异处理条款中明确面积发生误差时的处理方式。只有在合同中对面积差异有了详尽的约定后,才能避免上当。
5.讲究土地使用的付款方式是否规范。在合同中对付款的数额、期限、方式及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有的开发商不是先签订合同,而是先让购房者交纳一定数额的定金,只给购房者一个收条,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造成购房者在追究其责任方面的举证困难。
6.认准交房日期是否确定。资金不足而延期交房是常有的事,开发商在预售合同上往往大做文章,如只注明竣工日期,而不注明交付使用日期;运用水电气安装后、质量验收合格后、小区商品房完成后等一些模糊语言。对此,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将交房日期明白无误地规定为某年某月某日,并注明开发商不能按时交房所需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