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春剑兰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剑兰cymbidiumgoeringiivar.longibractestum繁殖、栽培、养护的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春剑兰,其他地生兰可参照,并根据实际修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ly/t1589—2000花卉术语
3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假鳞茎pseudobulb
兰科植物的变态茎,通常卵球形至椭圆形,肉质,绿色或其他色泽,是贮存养分和水分的地方。
4生产技术
4.1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种上子繁殖,组织培养繁殖。
4.1.1分株繁殖
利用兰花假鳞茎对丛生植株加以分割的繁殖。
4.1.1.1分株时间
适宜时期为春季和秋季,应避免高温或严寒。
4.1.1.2母株选择
一般丛生兰花植株应有4株以上,且长势良好,无病虫害。
4.1.1.3分株前控水
分株时要求基质较干。
4.1.1.4培养基质
基质要求疏松、透气、保湿、富含有机质。可选用杀虫灭的腐殖质土、泥炭土、沙壤土、配制或兰花专用培养基质,酸碱度中性。
4.1.1.5分株
(1)倒盆
将用于分株繁殖的兰花植株连盆放倒,摇动盆身,逐渐使兰花植和基质一起脱出,剔除根间基质,注意保护根和茎。
(2)分割
在丛生兰花植株中两个假鳞茎相距较宽的连生缝隙处,用已消毒的小刀割开。分株后的每丛兰花应至少有2株,以保留有直接连生着的新(一年生)、老(一年生以上)植株为佳。
(3)修剪消毒
剪去空、腐、断根,枯叶,假鳞茎上的腐败苞叶和干枯的假鳞茎,但不能损伤根、芽。分株修剪后的兰花植株用杀虫灭菌剂浸泡处理。
(4)晾干待栽
把处理后的兰花植株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敞晾,以根部表面水分晾干为宜,待栽。
4.1.2种子繁殖
利用兰花植株白花授粉或人工授粉所获的种子进行繁殖。
4.1.2.1种子收集
选用性状典型稳定,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繁殖种子。蒴果采集时以取其8~9成成熟,尚未开裂者为宜。
4.1.2.2培养基配制
可选用ms、white、b5、b11等为基本培养基。培养基需灭菌处理。
4.1.2.3接种
将已消毒灭菌的种子以无菌方法均匀接种在培养基上。
4.1.2.4培养
将接种后的培养器皿放入恒温培养箱(室),在温度25℃左右、弱光条件下培养。
4.1.2.5炼苗移栽
待种子在培养器皿中萌发成具2~3条根、5厘米~8厘米高的试管苗后,便可在常温状态下进行炼苗3天~5天。炼苗后,可从培养器皿中移出试管苗,用水洗去附着的培养基,移栽到培养基质上。环境要求荫蔽、相对湿度70%~80%。应避免在高温或严寒条件下移栽。
4.1.2.6分盆养护
根据生长情况适时分盆。栽植养护管理参照4.2.1。
4.1.3组织培养繁殖
利用兰花幼嫩茎尖作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繁殖。
4.1.3.1培养基配制
原球茎诱导培养基可选用white+bal.0毫克/升+naa5.0毫克/升,ph5.8左右;或b11+bal.0毫克/升+naal.0毫克/升,ph5.8左右。成苗诱导培养基可选用ms+bal.0毫克/升~2.0毫克/升+naa0.1毫克/升~0.2毫克/升,ph5.8左右。
也可根据需要在以上培养基基础上添加其他成分。
4.1.3.2培养材料采集及处理
选择健壮无病的新生茎,从基部将其切下作为接种材料,经清水洗涤后备用。
4.1.3.3消毒灭菌
先用70%~75%的酒精对接种材料进行消毒,去除苞叶,再用次氯酸钙(钠)、升汞等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剥取1厘米~5厘米的茎尖接种于培养基上。
4.1.3.4原球茎诱导和增殖
将接种后的培养器皿放置在23℃~25℃、弱光条件下,培养分化形成原球茎(根状);在原球茎生长至1厘米以上,可取出分割增殖。
4.1.3.5分化培养
(1)芽分化
将原球茎转入成苗诱导培养基上,在温度25℃、光照2000lx、光周期12小时/天的条件下进行芽诱导分化。
(2)根分化
待芽形成并生长至2厘米~3厘米时,将其转人生根培养基上,在25℃、2000lx、光周期12小时/天条件下进行根分化。待试管苗长到5厘米~8厘米左右,可炼苗移栽。
4.1.3.6炼苗移栽(参见4.1.2.5)
4.2栽植方式
盆栽,地栽,床厢栽培,无土栽培。
4.2.1盆栽
主要用于兰花(春剑兰)商品化生产。
4.2.1.1选盆
根据兰花植株大小和数量,选用适宜的花盆。使用前用清水浸泡或冲洗。
4.2.1.2垫盆
用清洁的瓦片、小砖块、木炭渣等物或专用质材逐层垫高盆底,使其通气透水。垫层高度约为盆高的1/4~1/3。
4.2.1.3栽植
在盆底垫层上先填一定厚度的培养基质,再将兰花植株根部摆放其上。植株叶片应向四方伸展,根应向下自然舒展,新植株和新芽应朝向花盆外侧。填入基质至盆沿3厘米左右时即可,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注意不能将假鳞茎以上的叶基部深埋基质中。
4.2.1.4浇水
根据基质湿度,适量浇水,保持湿润。
4.2.2地栽
通常用于兰花(春剑兰)商品化生产的前期栽培。
4.2.2.1整地起垄
选择排水良好、遮光适度、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地;整地后按当地种植习惯开沟起垄,要求利水透气,便于管理。在垄厢面土壤中加入一定量(体积比30%左右)的腐殖土、木炭渣、碎树皮或其他富含有机质的材料,混匀整细整平。
4.2.2.2栽植和浇水
兰花植株通常按行距20厘米~25厘米,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2苗以上进行栽植。栽后适量浇水,保持湿润。
4.2.3床厢栽培
可用于兰花(春剑兰)商品化生产。
4.2.3.1床厢搭建
在地面上搭建床厢,一般床厢高0.3米~0.4米;床厢底部垫以碎砖块或碎瓦片,厢内装填混有30%~40%(体积比)的腐殖土、木炭渣、碎树皮或其他富含有机质材料的土壤,将床土混匀整细整平。
4.2.3.2栽植和浇水(参见4.2.2.2)
4.2.4无土栽培
主要用于兰花(春剑兰)商品化生产后期的售前盆栽。
4.2.4.1栽培介质
水苔、碎树皮、蛭石、锯木屑、塑胶粒或其他专用材料。
4.2.4.2栽植
用浸湿的水苔将兰花根部包裹起来,放人花盆;沿盆壁填充一些碎树皮、蛭石或锯木屑、塑胶粒或其他专用材料以固定兰花植株,每盆可栽植4~6株。
4.2.4.3浇水施肥
少量浇水,保持水苔湿润不流出水即可。施肥可采用配制稀释的营养液(如兰菌王,稀释500倍)结合浇水使用,也可使用粒型缓效肥。
4.3养护管理
4.3.1场地
栽植场地要求排灌方便,空气流通,远离污染,有一定遮光条件。
4.3.2光照
栽植场地上应建遮光棚,一般棚高2.5米~3.0米;遮光方式应是活动的,可根据需要调节光照强度,一般要求荫蔽度在60%~85%。
4.3.3温度
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8℃,注意夏季应遮阳降温,冬季应保温防冻。通过适当提高或降低温度能提早或推迟开花期。
4.3.4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培养基质保持湿润。
4.3.5浇水
水质洁净无污染,酸碱度中性;浇水时水与培养基质的温差不能太大,可在叶面适当喷雾。
4.3.6施肥
基肥:通常根据培养基质肥力,结合盆栽或换土,适量施用缓效型专用肥。
追肥:根据植株长势,结合浇水,适量施用兰花专用肥。注意不能施入叶心。
叶面肥:可根据长势使用兰花专用叶面肥。
4.3.7通风
适时通风交换新鲜空气。
4.3.8病虫防治
4.3.8.1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协调配合;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药施用量和农药安全间隔期。
4.3.8.2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4.3.9生产档案
记录有关资料和数据,建立生产档案。
5主要特征和特性(见附录b)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兰花(春剑兰)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炭疽病
①防治时期
春夏秋季每隔15天~30天。
②参考药剂或剂型:12.5%欧博悬浮剂。
③参考用量
稀释2000~3000倍。
④方法
喷雾、剪除销毁病叶。
(2)褐斑病
①防治时期
春夏秋季每隔15天~30天
②参考药剂或剂型
50%翠贝干悬浮剂。
③参考用量
稀释3000倍。
④方法
喷雾、剪除销毁病叶。
(3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