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木防己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木防己之名始载于《伤寒论》。《新修本草》载:防己本出汉中者,作车辐解,黄实而香,其青白虚软者名木防己。所言木防己,品种难考,可能系指防己科植物粉防己而言。《纲目》对本防己虽无新说,但其附图类似本品。小野兰山《本草纲目启蒙》之木防己可明确为本品。
【拼音名】mù fánɡ jǐ
【别名】土木香、牛木香、金锁匙、紫背金锁匙、百解薯、青藤根、钻龙骨、青檀香、白木香、银锁匙、板南根、白山蕃薯、青藤仔、千斤坠、圆藤根、倒地铃、穿山龙、盘古风、乌龙、大防己、蓝田防己。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和毛木防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culus orbiculatus(l.)dc.[c.trilobus(thunb.)dc.c.sarmentosus(lour.)diels]
采收和储藏: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采收质量较好,挖取根部,除去茎、叶、芦头,洗净,晒干。
【原形态】
1.木防己 木质藤本。嫩枝密被柔毛,老枝近于无毛,表面具直线纹。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被白色柔毛;叶片纸质至近革质,形状变异极大,线状披针形至阔卵状近圆形、狭椭圆形至近圆形、倒披针形至倒心形,有时卵状心形,长3-8cm,少数超过10cm,宽1.5-5cm,先端渐尖、急尖或钝而有小凸尖,有时微缺或2裂,基部楔形、圆或心形,边全缘或3裂,有时掌状5裂,两面被密柔毛至疏柔毛,有时两面近无毛。聚伞花序单中或作圆锥花序式排列,腋生或顶生,长达10cm或更长,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淡黄色;萼片6,无毛,外轮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2mm,内轮阔椭圆形,长达2.5mm;花瓣6,倒披针状氏圆形,先端2裂,基部两侧有耳,并内折,长1-2mm;雄蕊6,较花瓣短;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相似;退化雄蕊6,微小;心皮6。核果近球形,成熟时紫红色或蓝黑色,长7-8mm。花期5-8月,果期8-10月。
2.毛木防己 本变种与木防己相似,主要区别点是:毛木防己的萼片背面被白色柔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林缘、路边或疏林中。
2.生长环境与木防己相同。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以及河北、辽宁、陕西等地,尤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常见。
2.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1.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及粘壤土为好。
2.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用育苗移栽法。4月初条播或撒播。约经15d左右出苗。苗高5cm时,即可移栽,按行株距35cm ×20cm开穴栽种,覆土,压实,浇水。茎藤高30cm,应搭支架,以利攀援生长。
【性状】
1.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或扭曲,稍呈连珠状凸起,长10-20cm,直径1-2.5cm。表面黑褐色,有弯曲的纵沟和少数支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和小孔。气微,味微苦。以条匀,坚实者为佳。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方晶。中柱鞘为石细胞环。木质部宽阔;木射线细胞微木化。石细胞、射线细胞亦含草酸钙小方晶。
【毒性】盐酸木防己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叽为52mg/kg,大鼠为162mg/kg,给药后出现不同程度腹部刺激症状,随后安静,闭眼垂头。碘化二甲基木防己碱小鼠口服的ld50为522.0mg/kg,静脉注射为2.23mg/kg,1.68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碘化二甲基木防己碱不引起心肝肾明显病理变化。
【炮制】除去杂质,水浸半日,洗净,取出分档,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苦;辛;寒
【归经】膀胱;肾;脾;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痛;闭经;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敷;或磨浓汁涂敷。
【注意】阴虚、无湿热者及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如陶所注,即是木防己,用体小同。按木、汉二防己,即是根、苗为名......藤着木生,吹气通一头,如通草。2.《本草图经》:防己生汉中川谷,今黔中亦有之,但汉中出者,破之文作车辐解,黄实而香......它处者青白、虚软,又有腥气,皮皱,上有丁足子,名木防己,二月、八月采,阴干用,木防己虽今不入药,而古方亦通用之。
【摘录】《中华本草》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