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辞职工资不给怎么办

职场内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一般最大的纠纷,就是工资的拖欠等等,因此是需要进行解决的。那么辞职工资不给怎么办?辞职工资是立马结算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辞职工资不给怎么办
用人单位如果无缘无故的拖欠劳动者应得工资的,这个劳动者可以据实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对其所在的用人单位进行投诉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第一,公民在给用人单位进行工作以后,有以下两个方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一)就是该公民向当地的劳动监管局进行投诉。向当地的劳动监管局进行投诉的优点是:这个方法十分的快捷简单。但是他的缺点就是:各个地区的劳动监管局执法力度一般,可能没有办法很好的解决这次事件;
(二)该公民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就是对于劳动争议进行仲裁的委员会)进行申请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应该支付的工资。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没有签署相关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用人单位所没有支付但是应该支付的双倍工资。加入这个员工是因为工资被拖欠才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的,还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当地的劳动监察局进行申请仲裁的优点:劳动者除了可以得到工资以外,还可能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和双倍工资等的赔偿,并且事件可以获得最终解决;但是它的缺点就是:申请劳动监察局进行劳动仲裁就是和公司打劳动官司,手续很多,非常的麻烦,还需要专业的人士在旁边进行指导。
第二,如果该公民是在给个人进行工作,这就是不能被算作是被法律承认的劳动关系,可以去到法院向法院起诉这个老板,要求这个老板支付他应该支付的劳动报酬。
根据我国现有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里面的第二条法律法规,凡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出现如下劳动争议情况的,可以到相关部门申请仲裁:
(一)因为已经确认了的劳动关系,双方发生了争议;
(二)因为双方订立、履行、更改和终止现有的劳动合同而产生的争议;
(三)因为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和劳动者主动进行离职而发生的争议;
(四)因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于工作时间、节假日休息、五险一金、公司福利、员工培训以及员工的劳动保护意见不同所产生的争议。
二、辞职工资是立马结算吗
根据规定,如果劳动者辞职后,单位必须立即一次性的付清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要去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可以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时发放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不长经济补偿金。
辞职的时候,最好选择通过邮寄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这样在仲裁的时候,这些都是很好的证据。如果是被单位辞退,单位也有义务,辞退的同时就要付清所有工资。
在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赔偿金和补偿金的标准,会按照国家的规定来进行赔偿。如
(一)克扣或没有原因的拖欠工资;
(二)拒绝支付劳动者的加班工作时间的工资;
(三)少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在结算工资的时候,最多的情况就是拖欠工资;如果单位因为经营困难,没有资金发放工资的,可以向工会申请暂时延长劳动者工资的支付时间。这个时间的限制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
这种情况下,不算是无故拖欠工资,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非人所能抵抗的灾害、战争等,没有办法按时给劳动者支付工资,这种情况也不属于无故拖欠工资,但是,除这两种以外,没有按时支付工资,都属于拖欠工资。
如果因为劳动者的原因,导致自己被单位辞退,如果劳动者有过错,并且过错给单位造成损失的,是要承担责任的。这些赔偿是指算的上直接损失,并不会算上简接损失。最后说一句,如果单位拖欠工资,一定要从正规途径,来讨要工资,不能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最后实在不行,则可以上诉至法院,从而得到公平的审判。
三、劳动法对离职工资标准的规定
员工离职时未领的工资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发放,不得克扣、拖欠。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辞职工资不给怎么办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要是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