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java中的对象方法:wait和notify
在java中,wait和notify是用来实现多线程间的协作的重要方法。正确地使用这两个方法可以避免竞争条件和死锁等多线程问题,确保程序的安全性和效率。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java中的对象方法wait和notify,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
一、wait和notify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在理解如何正确使用wait和notify之前,需要先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wait: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其他线程通过notify或notifyall方法唤醒它。使用wait方法可以有效地释放对象的锁,并阻塞当前线程,使其暂停执行。notify:唤醒在该对象上等待的一个线程。如果有多个线程等待,notify只会随机唤醒一个线程,具体唤醒哪个线程是不确定的。notifyall:唤醒在该对象上等待的所有线程。使用notifyall方法可以唤醒所有等待的线程,但是具体唤醒哪一个线程取决于线程调度器。二、正确使用wait和notify的步骤
正确使用wait和notify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加锁:在使用wait和notify时,必须先获得对象的锁。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加锁,或者使用lock对象进行加锁。调用wait方法:在进入临界区之前,调用锁对象的wait方法,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条件判断: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该先对共享资源的条件进行检查。如果不满足条件,应该继续等待,直到条件满足。释放锁:在调用wait方法后,当前线程会释放对象的锁,允许其他线程进入临界区操作共享资源。调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调用锁对象的notify或notifyall方法,唤醒等待的线程。重新加锁:被唤醒的线程会重新获得对象的锁,并继续竞争执行。三、具体代码示例
下面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wait和notify实现两个线程之间的协作。其中一个线程负责待唤醒,另一个线程负责唤醒。
public class waitnotify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rivate static boolean isready = fals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waitingthread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while (!isready) { try { system.out.println("等待中..."); 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system.out.println("等待结束!"); } }); thread notifyingthread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唤醒等待的线程..."); isready = true; lock.notify(); } }); waitingthread.start(); notifyingthread.start(); }}
运行上述代码,可以看到等待线程会进入等待状态,并在被唤醒后继续执行。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共享的boolean变量isready来表示等待的条件。等待线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会对isready进行检查,如果条件不满足,则调用wait方法进入等待状态。唤醒线程在满足条件之后会改变isready的值,并调用notify方法唤醒等待的线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wait和notify时,必须确保线程获取的是同一个对象的锁。否则,线程无法正确地进入等待状态或被唤醒。
总结
使用wait和notify方法可以实现多线程之间的协作,确保程序的安全性和效率。在使用这两个方法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包括加锁、调用wait方法、检查条件、释放锁、调用notify方法等。通过合理地使用wait和notify方法,我们可以避免多线程问题,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以上就是java中如何正确使用对象方法wait和notify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