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生内原性热原(endogeneons pyrogens,eps)的间接作用,使内毒素引起了机体发热。诱生内原性热原之一为白细胞介素- 1(interlenkin 1,1l-1),白细胞介素- 1(interlenkin 1,1l-1)的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为il-1α。这篇文章我们将介绍il-1α的核定位及位置等,见下文。
一、il-1α的核定位
il-1α能够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应该涉及三种机制:①proil-1a合成后保留在细胞内,通过某种途径结合到细胞核上直接发挥作用。②细胞内proil-1α在发挥配体受体复合物效应之前已与细胞内il-1rⅰ形成复合物。③proil-lα或成熟il-1α可以结合il-1rⅰ后进行内化,转位到细胞核,其类似于类固醇受体,能促使基因表达。
二、膜l-1α
proil-1α能表达在某些细胞表面上,尤其在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更为显著。大约10%~15%的il-1α发生豆蔻酰化(myristolation)修饰,特定赖氨酸残基上发生豆蔻酰化可加速il-1α迁移到细胞膜上,也称膜il-1α。膜il-lα具有生物学活性,用抗il-1α抗体能够中和膜il-1α的生物学活性,而抗il-1β抗体无此种作用。il-1ra能够阻止il-1α结合到il-1r,但对膜il-1α的生物学活性并无影响。
三、细胞内l-1α的作用
其他缺乏前导序列的细胞因子,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fgf,通过结合到各自细胞表面受体后才能活化细胞。当il-3蛋白质表达突变时,不能分泌到细胞外,此时细胞内的il-3可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发挥效应。在正常皮肤棘细胞中表达有大量proil-1α,能影响细胞的终末期分化。细胞表达prol-1α的同时,也存在大量il-1α的胞内形式(intracellu-lar il-1ra,icil-ra),可与胞内proil-1α竞争细胞核的结合位点,发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