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oppor 11 plus 的参数配置(oppo r11plus参数配置详细),下面一起看看oppor 11 plus 的参数配置(oppo r11plus参数配置详细)相关资讯。
随着大屏手机的普及,用户已经开始不再排斥大屏手机,甚至开始喜欢使用大屏手机。毕竟大屏带来的体验更是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的手机厂商才会在自己的产品链中衍生出更大的屏幕版本。
经过半个多月的预热,oppo于6月9日正式为用户带来了年度旗舰oppo r11系列。除了面向普通用户的oppo r11,还带来了面向大屏用户的oppo r11 plus。
作为r11系列中的plus版本,在整体配置上有一些升级。
那么这款oppo r11 plus具体会有什么表现呢?现在笔者就为大家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
在评测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款手机的所有参数:
外部
刚接触oppo r11 plus的时候,就解决了我对大屏手机的疑惑。因为在笔者这个身高183cm的男生眼里,它在大屏的基础上协调了机身的大小和手感,给人一种大不大的直观感觉。
同时,在其机身独特的设计下,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整体外观方面,oppo r11 plus延续了r系列金属一体式机身设计,圆角和圆弧为主要设计风格。比如机身的四个r角都是圆角弧形,中框延伸到背部的弧面过渡。
屏幕和中框的弯曲边缘没有被设计成激进的锐角。
详细来说,手机正面采用6.0英寸1080p分辨率显示屏,屏幕玻璃面板边缘采用2.5d弧面设计,配合极窄的屏幕中框,让手机正面呈现无缝视觉效果。不仅如此,在大屏的冲击下,
亮屏后,在“有边似无穷”的显示效果中有了一种即视感。
在黑色面板的背景下,屏幕顶部的传感器完全隐藏起来。当然,前置摄像头是放在条形听筒开口的左侧,作为隐形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就连窄条耳机也做了近2.5d弧面的过渡。
正面下方有一个不承压的指纹home键,左侧有一个多任务键,右侧有一个返回键。当使用虚拟按钮时,这两个按钮将是背光的。机身底部的接口依次是扬声器、micro-usb接口、麦克风和3.5mm耳机接口。
在中框上,oppo r11 plus采用了全新的腰形走线设计方案,根据官方介绍称之为“小蛮腰”。对于这样的“小蛮腰”设计,更大的弧边和更窄的边缘,握持起来更舒适。
相对于定位大屏的宽机身来说,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感觉,反而让人感觉到相应程度的不大。
当然,采用“小腰线”设计后,中框和屏幕面板之间有很大的梯度,所以从侧面看,给人一种屏幕面板和机身分离的感觉,不过好在边框是折叠的,避免了握感上的这种错觉。
或许“小腰线”设计是一种奇特的设计方案,所以中框和背部之间有一个平滑的过渡,不会因为中框拱度过大而有突兀感。机身背面,细微的弧面处理给人一种看似平面的感觉。当然,
视觉上,也更薄了。
机身背部采用了之前的设计元素。金属喷砂工艺下,触感更加细腻舒适,质感更强。在天线部分,基于上一代r9s使用的微缝天线升级为“微缝天线2.0”版本。简言之,
就是将天线从三条减少到两条,同时将天线变得更细。
不得不称赞此次的“微缝天线2.0”,在搭配与机身更为相近的颜色后,少而细的天线带更好的隐藏在机身背面,从而使得整机背部金属占比更高,也在视觉上呈现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对于镜面“oppo”的logo来说,在纯黑的背部增加复杂颜色,使得整体感官上更为时尚。
正如前面所说,机身背部整体采用了弧面过渡设计,所以背部的双摄像头会有着明显的突出。而在双摄像头的外包围上,oppo r11 plus做了一个相对与镜面较高的金属包边,用来保护摄像头的玻璃镜片。
总而言之,此次的oppo r11 plus在造型上可谓是有着浓郁的oppo 风,毕竟“小蛮腰”的机身设计风格并不多见。
相机
正如oppo r系列一贯的主打风格,此次oppo r11 plus在相机方面可谓是下足了苦功夫。同时,后置相机也跟上了目前的潮流,用上了双摄像头组合,所以这也是oppo旗下首款的双摄手机。
“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这一广告语已经让用户对r11 plus的相机像素在熟悉不过。根据具体来说,oppo r11 plus采用后置1600万像素广角镜头与2000万像素长焦镜头组合,
广角镜头的光圈高达f/1.7,提供2倍双摄变焦。专业人像模式等功能。前置像头也是采用2000万像素摄像头,辅以智能美肤技术、裸妆自拍、背景虚化2.0等功能。
或许许多人只是看到了相机镜头方面的规格参数,其实不然,此次在oppo r11系列除了加入双摄技术以外,对相机成像所需要的影像处理器也做了相对较多的优化。根据官方介绍,
此次oppo r11系列基于骁龙660移动平台,历时18个月联合定制优化旗舰影像处理器。
除了上述所说的硬件层面外,oppo r11 plus搭载了全新的拍照软件算法。在算法的加持下,后置支持专业人像模式,可以一键实现“美颜+智能曝光+背景虚化+肤色调节”的调节效果。 当然,
oppo r11 plus也提出了人脸追焦技术,通过内置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对算法和焦点进行预测,防止手抖产生的画面模糊。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实拍样张吧:
--日间样张--
--日间样张--
--日间样张--
--室内样张--
--室内样张--
通过以上几组样张来看,oppo r11 plus的成像效果都比较讨好眼球。从饱和度、曝光度、画面细节等等来看,最终出片整体画面较为明亮,色彩也偏向于丰富,此外,整体的画面白平衡控制的相当不错。
不过单凭以上样张就下结论尚为过早,我们还需看看其他环境的样张。
得益于oppo r11 plus采用了“广角+长焦”的双摄方案,所以在拍照上支持2倍变焦双摄功能。值得一提的就是,oppo r11 plus在2倍变焦的拍照模式下,支持拍照亮度的调节,
这也是目前手机中少有的功能。
--日间样张(2倍变焦)--
--日间样张(2倍变焦)--
--微距样张(2倍变焦)--
--夜间样张(2倍变焦)--
而通过以上样张来看,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在稍微暗光的环境下便会出现轻微的涂抹情况。不过在相对于其他手机在2倍变焦的成像来看,还是相对满意,或许在后续的系统更新中,
会对双摄算法进行优化。
--微距样张--
--微距样张--
--夜间样张--
--夜间样张--
--夜间样张--
微距样张表现让人尤为满意,细节处理平滑。而在拍照“大boss”夜景面前,r11 plus的成像效果还是相对比较入流的,无论是面对复杂的路灯光源还是面对画面细节,都能把控的相对到位,同时整体画面偏亮,
不过好在对噪点控制的比较好,所以整体来看还是相对比较满意的。
--自拍样张--
--人像模式样张--
“拍人”这一板块可以说是历代oppo手机的强项了,此次oppo r11 plus加入双摄后带来全新的专业人像模式,而前置也直接用上了2000万的摄像头,成像效果直接掳获一大波爱美用户的芳心。
回到样张上,后置拍张成像对得起“专业人像”这一称谓,也把智能美颜带到了后置方面,让拍照主体与环境有着一种唯美的意境。而在前置自拍方面,2000万的成像能力搭配臻美自拍,整体的成像效果细腻自然,
肤色红润真实,也让妹子非常满意。
系统
对于一台国产手机来说,运行自家深度定制的系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而对于oppo r11 plus来说,其所运行的是基于安卓7.1深度定制的color os 3.1系统。跟以往的colos os类似,
此次预装的color os 3.1依旧主打“轻”、“快”体验。
虽然系统理念变化不大,不过在界面ui方面,color os 3.1可以说是秩序美学全新升级。细分来说,color os 3.1对系统的ui、字体、图标都进行了一个调整,同时加入了一些内置功能,
并在系统内首次增加“安全”这个防护理念。综合来看,这个3.1版本更像是一个“跨级等量”的大版本。
(左:锁屏界面|| 中:桌面主屏|| 右:应用文件夹)
整体“扁平化”依旧是系统ui风格的核心,毕竟对“美”的追求永远也不会过时淘汰,也更容易被用户接纳喜欢。值得一提的就是,系统对第三方应用图标也做了一个适配,在界面显示上能够高度统一,
也避免了某个应用出现“突兀”的情况,更是对强迫症用户的一大福音。
(左:通知栏|| 中:快捷工具栏|| 右:下划搜索栏)
回到系统逻辑方面,整体操作与旧版稍有出入。在color os 3.1这个版本中,通知栏中不再带有快捷开光选项,进而独立出一个上划唤出的“快捷工具栏”,而下划的通知栏也仅做“通知”显示。此外,
在“快捷工具栏”的界面中,所附有的功能也全面起来,比如手电筒、快捷支付、系统开关等等都能在这里找到。
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这个“快捷工具栏”中,用户还可以进行自定义快捷操作按钮,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功能进行显示或是排序。不仅仅如此,对于“微信”、“支付宝”、“qq”这三个应用来说,
在快捷工具栏内可添加app内的常用操作:扫一扫、二维码付款、支付宝支付等等。
在此版的color os 3.1中,除了以上描述的界面调整外,还加入了全新的“oppo share”功能。简而言之,oppo share就是一个实时数据分享功能,
支持用户通过蓝牙配对、wifi直连来进行一个零流量的快速分享文件。当然,要用这个功能的前提是两台手机都必须配备“oppo share”功能。
除了功能上的完善,在目前至为重要的系统核心安全面前,r11 plus所搭载的color os 3.1在安全范畴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策略,
比如“安全键盘”、“假wifi检测”、“验证码防盗”等等。尽管安全措施只是软件层面,但这也是目前一种主流的防护方式,也能避免不少的安全隐患,带来较为安全的用机体验。
(左:安全键盘、检测|| 中:安装检测|| 右:验证码安全)
除了上述功能外,colos os 3.1还是有着较多实用功能。比如在短信的卡片式排版,简洁明了的突出重要内容,并新增本地化体验,直接显示信息服务;无需电话卡就可使用的“漫游模式”,接购买国际流量。
而略有不足应该就是“应用分身”和没有加入“应用分屏”功能。毕竟对于“应用分身”来说,只允许微信、qq两款应用分身略微可惜;此外,一个6英寸的屏幕不配备分屏功能,对用户来说也是较为尴尬的。
(左:本地化体验|| 中:应用分身|| 右:漫游服务)
不过总体来说,此次的colos os 3.1的更新中,系统功能已经逐渐完善,同时在系统逻辑操作上也变得更为人性化。不过“加法”和“减法”向来就是两个矛盾体,
所以在原有的“轻”“快”理念也并没有因为功能的加入被忘却,这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性能
性能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更是一台手机能否足够流畅的基本保证。oppo r11 plus此次在性能方面可是惊喜多多啊,搭载传闻中能够媲美旗舰的骁龙660处移动平台(首发)。
相信大家对这颗骁龙660移动平台有些陌生,毕竟这是在r11 身上首次亮相。
笔者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骁龙660采用14nm制程工艺、使用kryo 260自主构架、adreno 512 gpu、x12调制解调器等等。当然,这也是高通首次在中高端芯片上用上自主kryo构架。
除此之外,oppo r11 plus还是用了6gb+64gb的存储方案。综合来看,r11 plus还是让人满怀期待的,同时根据此前媒体对这颗骁龙660的相关报道,首发的r11系列性能似乎并不存在短板。
撇开所有参数,我们上更为直观的跑分:
(左:安兔兔|| 中:geekbench 4 || 右:3dmark)
根据以上跑分来看,r11 plus确实有着足够大的惊喜。安兔兔跑分10万,接近12万,相比上一代的中高端芯片不知道高了多少,同时已经往上一代旗舰骁龙820的跑分成绩靠拢。
不过从3dmark来看,骁龙660的gpu性能似乎不是特别强,但是对于上一代中高端骁龙653芯片来说,gpu已经有着足够不错的提升。从侧面也能说明骁龙660这颗移动平台在cpu方面的能力不容小觑。
或许有人会说跑分不够切合实际,那么笔者将进行实操《王者荣耀》 ,通过游戏体验来证明r11 plus的性能会有着怎样的表现。当然,
这也是对骁龙660的adreno 512 gpu的一次直观测试。
--未开启“高帧率”--
--开启“高帧率”--
根据笔者对游戏的实际体验来说,在未开启“高帧率”前,整场游戏过程中帧数都能够保持在30fps;而在开启“高帧率”模式后,整场游戏的帧率就开始出现波动,不过都能保持在55fps以上,
但整体游戏体验相当之流畅,帧数的波动也没有影响到游戏体验。
综合各项跑分、游戏体验来说,oppo r11 plus的性能确实让人惊喜。虽然没有用上目前最为顶级的硬件配置,但对于oppo 来说,用上最高的配置反而带来更多的功耗。所以在取舍方面,
r11 plus用上骁龙660移动平台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骁龙660的性能不俗,功耗更低。
续航
正如命名命名规则“plus”一样,除了屏幕比较大以外,oppo r11 plus配备的4000mah容量电池也相对于较大。或许有人要问,小屏手机都已经用上3000mah容量左右的电池,
为何6寸的r11 plus却只配备了4000mah,而这方面笔者猜想是受制于其7.8mm的机身厚度。
抛开电池容量大小,笔者现在将模拟4个小时的使用场景,来看看它的真实续航能力:
根据以上的模拟使用场景来看,oppo r11 plus的续航能力值得我们去肯定。毕竟在四个小时的测试后还有,当然前面我们也说过,这是一台6英寸的大屏手机,配备的也仅仅是4000mah容量电池。
根据结果来分析,oppo r11 plus对于重度用户来说,使用一天基本不成问题,而对于中度用户来说,使用个一天半甚至两天问题也不大。
看完oppo r11 plus的续航能力,我们就该来看看它的充电效率。纵观目前的手机,快充都已成为了一个标配。而拿oppo r11 plus来说,其所采用的是vooc快充技术(5v/4a),
隶属于“低压高流”的充电方案。相对于其他采用“高压快充”方案来说,这种方案的好处就是能够解决充电时高发热量的问题,也能让用户更为去接受它所带来的发热量。
根据实际的充电情况来看,在使用标配的充电器的充电测试下,30分钟可为手机注入54%的电量,而充满一整块电池需要84分钟。总得来看,这样的充电效率较为满意,同时对于敢自称“充电五分钟,
通话两小时”的oppo手机来说,这样的充电效率也是其该有的实力。
而在这里笔者需要提醒一下,由于vooc快充技术的特异性,所以想要手机有着较高的充电效率,就必须用原装的充电头以及数据线。不过从侧面来说,oppo确实在vooc快充技术方面有着自己的技术。
总结
既然说完手机的每个部分,也应该做个总结了。根据这几天的使用来看,oppo r11 plus确实比历届的oppo手机要时尚新颖,当然性能也有着较大的提升。
而让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无非就是首发骁龙660移动平台和后置双摄的加入,毕竟要做“首发”并非易事。
尽管此次的oppo r11 plus采用了不多见的“小蛮腰”设计风格,但还是难以在如今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脱颖而出,不过在细节上却可以说是自成一派:oppo风。在机身的细节上下苦功夫,用心去满足用户体验,
似乎比堆硬件来的更为实际,同时在大屏手机上还能做到轻薄也是一件难事,所以这些都是oppo r11 plus给笔者带来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