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t/d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我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占地省、流程短、设备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灵活应对处 理负荷变化等优点,是适合中国农村小城镇推广应用的生态型污水处理工艺。
处理生活污水时对tp、nh3-n、tn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污 泥产量小,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 要求。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关键技术
1污泥浓度
由于后续通过膜来实现泥水分离,因此较传统活性污泥法可选取较高的mlss值。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现:
①在实际进水有机物浓度低于设计进水水质情况下,mlss值难以达到设计值,通过减少排泥来维持mlss值时会造成mlvss/mlss值偏低,导致生化池表面产生大量的浮泥,而且反而降低了生物活性,影响处理效率;
②由于mlss是基本的设计参数,当实际值与设计值偏差较大时会影响相关设计参数(如srt、空气量)的准确度,从而影响了实际运行效果。
因此,对于进水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可选取较高的污泥浓度值(~10g/l)以尽量增大有机物去除能力;而对于城镇综合污水处理工程而言,由于进水浓度相对不高,宜选取较低的污泥浓度(6~8g/l)。
2泥龄
对于有脱氮要求的城镇综合污水处理工程,srt宜根据硝化泥龄和反硝化泥龄来计算确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系统内的mlss较高,因此mbr工艺的泥龄通常较传统工艺长。但实践表明:过长(30d)或过短的泥龄均会使膜的tmp增势加剧,而泥龄在20d左右时,跨膜压差增长趋势变缓。因此,泥龄不宜太长,以20d左右为宜。
3污泥负荷
对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而言,通常采用基于bod5的污泥负荷作为设计参数,但是,在mbr工艺中,由于mbr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结构、种类和生物相的变化使mbr工艺对有机底物的利用不仅仅局限于进水中的bod5值,对部分表现为codcr的物质也可以利用,因此采用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时,不宜采用污泥负荷参数作为设计依据,而应将mlss和srt作为mbr工艺生物处理单元的主要设计参数。而由mlss和srt推算出的污泥负荷往往仅为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负荷的一半左右。较低的污泥负荷一方面说明系统抗进水水质冲击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说明采用mbr工艺处理城镇污水时污泥负荷不宜作为主要的设计指标。
4水力停留时间(hrt)
由于mbr系统的mlss较高,以srt计算确定的生物池的容积较小,相应的所需hrt较短(7~10h)。实践证明,如果考虑到系统有较高的硝化和反硝化处理效果要求时,过短的hrt将难以保证,因此应适当加大系统的hrt(~12h),同时可相应降低srt,有利于控制膜污染。
40t/d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处理工艺
厌氧处理工艺
由于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难以被微生物去除的不溶性有机物(如油脂),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如蛋白质)和长链有机污染物(如纤维),因此,必须在进行好氧处理之前,选择厌氧处理作为好
氧处理的预处理工艺。
同时,由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较高,单纯的好氧处理无法达到除磷脱氮的功效,因此单纯采用好氧处理出水的*排放将使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采用厌氧——好氧的工艺具有一定的脱氮效果。
在厌氧池中,进行厌氧微生物水解反应、酸化反应等,逐步将不溶性有机物消解成溶解性有机物,并把长链有机污染物和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消解成短链有机物,如乙酸、丙酸等。完整厌氧过程分为酸化水解和产甲烷两个阶段,酸化水解工艺只利用厌氧过程中的酸化水解阶段,所以厌氧工艺的去除率高于酸化水解工艺,设计停留时间较长(约12~48h),其与酸化水解主要的差别是厌氧除了包含酸化水解阶段外,还包含产气阶段(此阶段同时产生臭气)。
若直接用好氧生化处理由于好氧微生物对长链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较差,有机负荷过高,因而处理效率低,同时由于好氧生化须供给充足的空气来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因而能耗大。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其起作用的细菌为水解细菌、产酸菌、产甲烷菌,均在厌氧条件下,不需要动力,因而厌氧反应池能在无能耗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大部分降解到适宜于好氧生化降解的水平。厌氧菌群还可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中间体,使难生化降解物质转变成容易生化处理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优点
1)处理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由于投加了重质加载物,所形成的絮体与加载物嵌合成一体, 絮凝污泥密度大,沉淀速度快,沉淀分离效果好,污染物去除*,出水清澈透明;
2)占地面积小:本实用新型流程短,并且利用上下立体结构,因此占地面积小,仅为传 统絮凝沉淀时间的1/15~20;
3)抗冲击能力强: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加载物回收装置,使加载物的连续投加变为可 能,形成的絮凝污泥密度大、质量重,解决了传统污泥上浮问题,即使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大 幅升高时,出水仍然清澈透明;
4)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配套有plc或dcs自控系统,能够根据进水水量和水质进行 运行参数的自动调整,实现运行稳定可靠、无人值守;
5)耗材少、能耗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节约加工材料,耗材少,另外通过立体布局, 充分利用液位差,设备运行时能耗低;
6)沉淀池排泥通畅: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防堵器,自动检测污泥口的沉积物数量,实时 搅拌防止污泥口堵塞,排泥通畅;
7)反应池污泥不淤积:本实用新型在反应池底角安装弧形垫块,减少絮体污泥在系统中 的淤积,可以充分利用反应池有效容积和加载物的有效利用。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构筑物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应的主要是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的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的动力系统.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题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处理的对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负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设备是排泥装置.比如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撇渣机.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响.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较低的.
4.生物处理构筑物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过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相当大的比例.它和污泥处理的单元过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气系统的曝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基本上是系运行的.且功率较大.否则达不到较好的曝气效果.处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沟处理工艺安装的曝气机也是能耗很大的设备.生物膜法处理设备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较低.但目前应用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广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