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谈谈普洱茶的仓储与保存

话说,喝茶也有年头了,真正开始存放普洱茶却是这几年的事情,喝普洱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真正的价值不是新茶时候的体现,它是要经过数十年的陈化,本身的价值才能一步步体现出来,每五年一个小周期,再几个五年后到达一个高峰。想想我期待的是年老时,一帮好友团聚一起,喝着各自存放的好茶,慢慢品味,一起回忆往昔。。。
所以,我是很重视普洱茶的仓储,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把自己的茶进行调仓处理。说句实话,每年到调仓这个日子,我内心都忐忑,毕竟数月过去了,茶到底有没有朝着我向往的方向陈化?又有没有出现受潮,虫害,污染的情况?这样都要经过调仓检查,才能一一获知,并且把一些可控制的不良问题,扼杀在摇篮中。要知道,随便出现以上一种,都会影响茶的陈化,继续放任下去,之前的功夫和时间就白费了,所以每一次调仓前我都是忐忑的心情,忽上忽下的。
下面简单说说我调仓所选的时间和步骤。
时间:一年四季,我觉得适合调仓的时间就是春秋二季。
春天,因为空气中水分含量足,经过调仓可以适度的补充茶叶陈化中的水分,但是要注意,不要选择空气水分过多的梅雨天,不然容易发霉,最合适在端午前后,梅雨天过去又轻轻吹起微风为好。
秋天,秋高气爽,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是季节的特性,经过调仓的步骤把茶仓内外的空气更换一次,让茶叶接触到新鲜干爽的空气,这样也是有利于陈化的。
步骤:
由于茶叶都是堆积存放的,在位置上,会有上中下之分,长期看来,茶在三个层面的陈化并不一样,因为三层接触空气面会不一样,往往陈化最好的是中部,上层会有些过快,底部的茶由于受到重力的左右,茶油会因为外力过渡溢出,以及接触空气面较少,往往陈化的并不理想,同时容易产生虫害。所以每一次调仓,都会把上中下三层有记录的调换一次。这是基本大步骤。
细分的步骤是,把每一片茶都拿出来,根据当时的年份,树龄,按照自己的存茶记录做好排列推翻,期间,每一批的茶,都要拆开两三片,做抽样检查,从饼面的转换,饼的香气,以及开泡试喝。
这里我拿不同年份,同一茶区,同一仓储下的大树茶春茶做个比较。
11年的新茶,外观上,颜色是黄绿银掺杂,这里的黄色不是我们理解的黄叶,而是一些过嫩的春茶,还没有形成叶绿素的茶叶,墨绿色就好理解,至于芽头,新茶芽头是呈现银色的。饼表面明显泛起光泽。
10年。原来的黄色叶片,逐渐变深,主叶,开始由墨绿色转深,但还是很明显,芽头开始由新茶时期的银色转换成金黄色或者淡黄色,表面没有新茶时候的光泽,茶饼开始有些油光的感觉,这个时期的茶,我觉得是最尴尬的。
09年,原来的黄叶片变成金黄色或者红黄色,主叶逐渐变深成褐绿色,并且泛起油光,芽头由去年的颜色,转换成橙红和金黄色,茶饼整体有油光感。
经过三年的跟踪下来,茶香依次是,11年新茶闻茶饼带青味的茶香,甜味不明显——10年,带甜味的茶香,茶青味基本没有——09年,甘蔗甜明显,并且出现小许陈香。
口感和汤色主要区别:
11年茶,茶青味重,苦涩度高,汤色黄绿色系为主。
10年茶,苦涩感降低,茶青味基本没有,汤色金黄色为主。
09年茶,苦涩进一步降低,尤其是涩感,明显降低,汤色转橙黄色,部分好茶质的会呈现带橙红色系。
文/景云,有修改。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