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离子活度(α)是指测量液体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氢离子的有效浓度(c),即α(h+)=γ(h+)*c(h+),其中γ是离子的活度系数。
ph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测量液体中的氢离子浓度,也就是氢离子活性,得出酸碱性数值。测量液的氢离子活性会使玻璃电极的薄膜玻璃两侧之间产生电位差。玻璃电极的薄膜玻璃内侧电位经过内部缓冲液,通过内电极导出;而接液的外侧电位经过待测液体-参比电极液接界-内部液体,通过参比电极的内部电极导出。两电极的内部电极与内部液体之间产生的电位,大体相互抵消,所以能测量薄膜玻璃两侧的电位。
ph值与氢离子活性α(h+)的关系如下所示:ph=-log10α(h+)
ph传感器需要校准的原因主要因为老化和使用,电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需要定期校准以恢复性能,一般有以下五中情况:
1、待测溶液的温度变化。由于溶液的ph值会随液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ph计校准时的温度与待测溶液的温度相差很大,则需要根据待测溶液的温度重新校准。
2、ph电极的长期暴露。当ph计的电极暴露在空气中30min以上时,ph计的次校准基本无效,需要重新校准ph电极。此外,当斜率调节器或ph计电极定位不正确时,也必须重新校准ph电极。
3、ph电极的更换。由于任何原因更换ph计电极后,必须重新校准。
4、ph电极定标点的更换。当待测溶液的ph值不在校准点之间(比如强酸ph<2或者强碱ph大于12)且不接近ph=7时,需要根据待测溶液的ph值重新校准ph电极。
5、测量含有氟化物的溶液或较高浓度的有机溶液后,电极被氟化物或有机溶液部分老化或腐蚀,需要重新校准。
ph传感器的校准可以分为两点校准和三点校准。一般情况下,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会根据待测溶液的酸碱性,对ph电极进行相应的两点校准。即当待测溶液是酸性时,ph电极在ph=6.86和ph=4.01两个ph缓冲溶液中进行校准;而当待测溶液是碱性时,ph电极在ph=6.86和ph=9.18两个ph缓冲溶液中进行校准。两点校准是,必须先校准ph=6.86这个点,再测第二点。如果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具有更高要求,也可以在两个校准点中间增加一点,增加点的ph值需要包含待测溶液的ph值,即三点校准。
对于在线监测的ph传感器而言,需要测量酸碱性交叉变化的情况,所以需要在保证一定准确性和精度的前提下,尽量扩大ph电极的测量范围,所以需要对ph电极进行三点校准,在ph=4.01、ph=6.86和ph=9.18三个ph缓冲溶液中进行校准。三点校准的顺序是ph=4.01、ph=6.86、ph=9.18,先校酸后校碱。
关键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