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疾控中心谈侯云德:开创我国基因工程药物先河

2017年度高科学技术奖由侯云德院士摘得。对于侯云德院士的主要成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副主任谈到四个方面,首先,他是我国分子病毒学奠基人;第二,开创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制;第三,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第四,构筑了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
“侯云德院士荣获2017年度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全体疾控人的骄傲。”卫生计生委于9日下午召开例行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副主任在发布会上介绍昨天刚刚荣获2017年度高科学技术奖的侯云德院士的科研成就以及贡献。
梁晓峰说道,侯云德院士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的开拓者,是的杰出战略科学家,曾任*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及副院长,连任三届“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科学家,是我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对于侯云德院士的主要成就,梁晓峰谈到四个方面,首先,他是我国分子病毒学奠基人。留苏期间他因一系列开创性成就,被苏联高教部破格越过副博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其导师评价侯云德是自己科研生涯中遇到的“一位如此的科学家”。八十年代始,他带领团队开展痘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大肠杆菌增强子样序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原表位及其致癌性等研究。他60余载孜孜不倦,致力于防病事业,花甲之年独自编著105万字的《分子病毒学》,是我国部全面系统的分子病毒学专著,奠定了中国分子病毒学基础。
第二,开创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制。上世纪八十年代,侯云德院士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类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先河,对治疗乙肝、丙肝、毛细胞性白血病、慢性宫颈炎、疱疹性角膜炎等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产生明显疗效。随后十年又相继研制出1个i类和6个ii类新药。
第三,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他构建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布局,主导了我国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研制的8种基因工程药物挽救了上千万患者,产生数十亿经济效益。仅以α1b型干扰素为例,在我国已经使用数千万剂,用于数百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
第四,构筑了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他提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思想,顶层设计了2008-2020年重大专项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升级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实现了我国能够在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和未知病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将流感中心建设成为第5个、发展中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2009年甲流疫情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对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预,取得了“8项世界”;2013年,在确认并成功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4天内成功分离和锁定病毒,一举成为流感防控的。
梁晓峰谈到,侯云德院士是一位具有崇高信仰和家国情怀的科学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24岁时次提出入党申请,28年初心不改,1981年52岁的侯云德院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侯云德院士始终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除病人疾苦”为指导思想,在病毒肆虐、缺医少药尤其是抗病毒特1效药的历史时期,侯云德院士成功研发了国人用的起的,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解决了人民的疾苦。
原标题:疾控中心谈侯云德:开创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制 记者:宋霞霞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