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虚拟筛选-昊然科研新方向
昊然生物科研新方向: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包括药物发现、药物靶点预测、药物靶标发现、先导化合物筛选、药物设计服务、靶标预测服务、药物虚拟筛选、药物/小分子定制合成、化合物结构优化、活性/药物筛选、虚拟新药筛选服务。昊然生物小编分享药物虚拟筛选一起来看:
虚拟筛选(virtual screening,vs)是指基于药物设计理论,借助计算机的技术和专业应用软件,从大量化合物中挑选出一些有苗头的化合物,进行实验活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几十个乃至百万个分子中筛选出新的先导化合物。
从原理上来讲,虚拟筛选可以分为两类,即基于受体( receptor-based virtual screening )的虚拟筛选和基于配体(ligand-based virtual screening)的虚拟筛选。
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
药效团模型( pharmacophore modeling )、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结构相似性方法( structual similarity, ssim)。
基于受体的虚拟筛选也称为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基于受体的三维结构,在结合位点处自动的匹配化合物数据库中的小分子,然后对可能的结合模式运用基于分子力场的打分函数进行结合能计算,终得到化合物能量排名。
在新药发现过程中,虚拟筛选的应用可以富集活性化合物,降低筛选成本,提高药物筛选的可行性,因此已成为新药发现的重要方法。虚拟筛选与生物活性筛选的结合,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新药的发现。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相关内容:
药物发现
药物靶点预测
药物靶标发现
先导化合物筛选
药物设计服务
靶标预测服务
药物虚拟筛选
药物/小分子定制合成
化合物结构优化
活性/药物筛选
虚拟新药筛选服务
昊然生物仅用于科研,rl2023.4